阿尼玛卿山国家地质公园基本建成

19.02.2016  23:34

2016-02-18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国土资源部组织专家组对青海玛沁阿尼玛卿山地质公园建设进行实地验收后,于近日下达批复,同意命名青海玛沁阿尼玛卿山国家地质公园。这标志着这个目前古亚洲地质地貌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之一、我国现存冰川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质公园基本建成,并有望于今年开园。
  批复要求,青海玛沁阿尼玛卿山国家地质公园要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做好园区内第四纪冰川和现代冰川地貌、古特提斯洋缝合带构造地貌及喀斯特地貌景观等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开展公众地学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并按照国土资源部相关规定和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指南要求,加强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完善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促进地方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青海省国土资源厅要加强对青海玛沁阿尼玛卿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地质公园及其主管部门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范开展各项活动。
  据介绍,2012年,阿尼玛卿山国家地质公园入选第六批国家地质公园名单中,并于当年11月启动了青海玛沁阿尼玛卿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14年1月,青海省国土资源厅通过了《青海玛沁阿尼玛卿山揭碑开园建设实施方案》。2014年5月,国土资源部环境资源司组织专家审查并通过了阿尼玛卿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14年~2020年)。2012年以来,阿尼玛卿山国家地质公园所在的玛沁县地方财政投入3000余万元,建设地质公园大门、博物馆、主碑、标识牌、网站等,目前基本完成了环山路、观景台、停车场、地质博物馆等各项建设内容。2015年10月底,公园通过了青海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省级验收。同年11月9日至11日,国土资源部专家组对该公园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现场考察和评审。目前,阿尼玛卿山国家地质公园已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达到了揭碑开园的标准。
  阿尼玛卿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境内西北部。阿尼玛卿山又称玛积雪山或玛卿岗日,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十大山峰之一,主峰海拔6282米,山势巍峨磅礴。山体由砂岩、石灰岩及花岗岩构成,平均海拔5900米以上,因而气候多变,冰峰雄峙,现有冰川57条,面积约126平方千米,是目前古亚洲地质地貌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之一。其地质遗迹类型繁多,地质景观独特,公园内热融泥流、冻胀现象等地质遗迹在地质界也尚属罕见。
  专家认为,阿尼玛卿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一座集生态、文明、自然于一体,并具有观赏价值、科普作用的综合性公园。经过数亿年地质运动作用,处于昆仑山东支的阿尼玛卿雪山形成了断裂、褶皱、风化沉积、冰川运动等丰富的地质遗迹,分布着雪豹、麝、猞猁等珍稀保护动物。此次验收,国土资源部专家组综合阿尼玛卿雪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科普教育价值以及旅游开发价值等进行了综合等级评定,最终评出了国家级地质遗迹4处、省级地质遗迹27处、地方级地质遗迹24处。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负责人表示,阿尼玛卿景区的阿尼玛卿第四纪冰川和现代冰川地貌景观、古特提斯洋缝合带构造地貌以及高寒喀斯特景观带,以其独特的高原地质、地貌、生物以及人文景观,成为玛沁县今后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点,希望通过国家地质公园来提升阿尼玛卿山景区的内涵和品质,真正把阿尼玛卿山国家地质公园打造成玛沁县以及青海省的名片,为今后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