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霾中的希望

20.02.2017  21:37

      为创建平安社区、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红十字组织人道关爱的独特作用,自2012年起,金山区红十字会与区禁毒社工站联合开展的对丙肝感染者和患者的关爱活动,年运作资金10万元。项目目标是对丙肝感染者和患者预防控制、宣传教育、关心关爱,最终让他们正常回归社会。

      小孔就是“丙肝康复”项目的众多受益者之一。他是一位年轻的90后,出生在金山一个农村家庭,母亲在他年幼时就早早去世了,父亲对他不够关心,小孔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为了弥补他幼年丧母的亏欠,一直溺爱有加,造成了他从小以自我为中心、好逸恶劳习性。父亲在其成长过程中的缺位,也使他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偏差。初中毕业后,小孔因为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没有考取任何学校,一直待业在家。在那段日子里,他结识了一群跟他年龄相仿的社会青年,他的生活基本以赌博、KTV唱歌为主,不良的环境使其慢慢沾上了毒品。2012年,小孔因为吸毒而被处社区戒毒,刚开始时,他还能接收社工的劝告,尝试着去上班。但后来,他结识了一名隐形的吸毒女友并结婚,导致了他再度踏入吸毒人员的圈子、复吸,被强制戒毒。在强戒所里,妻子流产,小孔与妻子离婚。而在这期间,父亲由于经济状况改善,为了弥补对儿子的亏欠,便在儿子身上大把花钱且不管理,致使儿子吸毒有了经济后盾而越陷越深,并因吸毒而感染丙肝。2015年,小孔结束强制戒毒回到社区。

      小孔年纪较轻,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比较强,待人接物很热情,能接受他人的建议,在强制戒毒中,也充分体会到了毒品带给他的危害,出所后戒毒信心强烈。而且,小孔人际交往能力也较强,能迅速与他人建立关系。为此,协助小孔建立一个有益与他成长的朋友圈,从这些新的朋友中获取新生力量,从而告别以往那些不好的朋友,远离高危情境成为区禁毒社工站社工的首要工作。

      此时,金山区红十字会的“丙肝康复“项目已成功运作3年,项目中同伴辅导成长型小组也日成规模,小组中的同伴,都是成功戒毒两年以上的,有些还是戒断的服务对象。社工及时将小孔纳入同伴辅导成长型小组,让他参加小组活动,使其在活动中获得了更多正能量,进一步提升对戒毒的信心。小孔在第一次参加小组活动时,即迅速融入了这个团体,并与这些组员建立了微信群,有事没事都在微信平台交流。历时5个月的项目活动中,他与项目中的同伴们结成了深厚的友情,对生活的态度有了更积极的思索,对自己戒毒的信心进一步增强。此时,金山一家物业企业同意吸收小孔员工,进一步鼓起了其生活的勇气。目前,小孔的一切已慢慢走上了正轨。

      通过这一案例,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作为社会组织只要理念创新,措施得当,能在创建平安社区、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正如综治办在总结丙肝康复项目是所说,一个理念(人道、博爱、奉献的理念),催生了一个项目,锻炼了一支队伍(区禁毒社工队伍),帮了一批人(吸毒而感染丙肝患者),取得了一个成效(维护社会稳定),也让我们充分感受社会组织“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中大有可为。

 

(金山区红十字会  陆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