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阳光下,我行你也行——金山廊下镇“阳光家园”关爱残障人士掠影

30.04.2015  13:50

  在金山区廊下镇,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有智力障碍,或有精神疾病,或肢体残疾。如果说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是他们人生道路中的阴霾,那么廊下镇“阳光家园”无疑为他们带来了阳光,驱散了阴霾。

  □通讯员 冯李华 王小叶  

  金山区廊下镇“阳光家园”是专门为智障患者、肢体残疾和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康复疗养和生活收容的社会慈善事业项目。以阳光的名义,廊下镇“阳光家园”依托“阳光之家”、“阳光基地”、“阳光心园”三个活动平台,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托起了爱的“港湾”。

  “阳光之家”启发缺失的智慧

  “阳光之家”位于廊下大街,是专门为智力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简单教育、劳作及组织参加各类益智活动的场所。现有注册学员52人,其中全日制学员17人,定期活动10人,上门服务助残员25人。

  20多岁的廊下姑娘小陈长相清秀,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年龄却因为智力上的障碍而错过不少好的姻缘。就在家人着急之时,“阳光之家”让这个花季姑娘重新收获了自信和快乐。

  小陈特别喜爱十字绣,工作人员就根据她的喜好,手把手地从穿针引线开始教起。一次失败、重新再来,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悉心教导,小陈终于会穿线了、会绣了。虽然每天她就只能绣几针,时不时地手指头还被扎出血来,可她就是不肯放弃。三个多月过去了,当工作人员和她齐心协力完成最后一针封线时,她哭了,深情地望着工作人员说:“老师,我喜欢你!”简单的话语道出的却是她最真实的想法。

  廊下镇社会事业发展和社区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经过“阳光之家”学习的学员,其最大的收获就是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懂得了基本的礼仪知识。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学员们的精神生活,让他们收获快乐。

  “阳光心园”呵护精神的家园

  “阳光心园”也坐落在廊下老街,一个大庭园里图书室、休息室、多功能心理咨询室、康复指导室、餐厅等一应俱全。同时,还配备1名管理人员、2名服务人员、1名兼职医生和1名心理社工。完善的设施、周全的服务,让精神障碍的学员们在这里找到快乐、找到生活的方向。

  阿凤是“阳光心园”里的“明星”学员,每天自信满满。原来,去年她在上海市残联举办的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作为一名有精神障碍的患者,阿凤总是要靠药物来控制自己的病情。荣誉来之不易,阿凤所表现的毅力和决心更让人折服。

  据工作人员介绍,自报名比赛起,她每天早早来到“阳光心园”,一遍又一遍地背诵、讲演。可她面临的最大的“难关”是由于药物的关系,记忆力不如常人,刚背熟的句子,一会儿就忘记。眼看比赛的日子一天天的临近,大家都为她担心。可比赛现场,大家看到阿凤自信地站在台上,流利地、生动地演讲时,所有人都惊呆了……赛后,当大家看到她大腿上的瘀青时,才明白她不是超常发挥,而是为了使自己头脑保持清醒,一直偷偷地掐着自己的大腿在训练。

  “阳光基地”手工达人身残志坚

  在廊下镇“阳光基地”里,有这样一群患有肢体残疾的人群,他们身残志坚,乐观自信。

  “大家快来帮忙,沈阿姨摔倒了!”一声急促的呼喊声把“阳光基地”里所有的援助对象都叫了过来,大家七手八脚地扶起沈阿姨,搬凳子、拍灰尘、问候声……每个人都那么紧张。当事人沈阿姨却难为情地说:“没事了、没事了,大家去忙吧,我歇歇就可以了”。大家这么紧张也是有原因的,原来,沈阿姨几年前得了脑中风,身体半边行动不便,她摔倒在地,在没人搀扶的情况下,自行站起来很费力。可沈阿姨休息片刻后,又回到了操作台边,用身子把螺丝扣在操作台边沿上,一只手拧着螺帽,完成的时间不输于常人。

  “阳光基地”为这些肢体残疾的人们提供了手工训练的平台,在这里,大家在一起做手工艺术品、游戏、复健训练,每个人都积极向上,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勇敢和坚强。大家完成的手工艺品不仅可以出售获得一定收入,还能增强大家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