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馆两月自博指路牌仍未拆让游客跑错 相关部门:一周更新

23.07.2014  11:25

错误的指示牌高高地挂在路边上。青年报记者吴恺实习生张开理摄

  “自然博物馆早闭馆了,路牌你这是要带我去哪儿?”今年5月12日,开馆58年的上海自然博物馆老馆正式谢幕。闭馆至今两月有余,但位于西藏中路延安东路路口硕大的指示牌依然高挂,让知情的上海人很茫然,更害得特地而来的外地游客“吃药”跑空。指示牌误导,不仅给城市交通添堵,也给人们的心情添乱!过期的老路牌不“下岗”,究竟该谁来监管?青年报记者陈轶珺

  愤怒

  过期指示牌误导游客

  原本开开心心的上海之行,却因为一段小插曲,令从南通远道而来的刘女士一家至今耿耿于怀。

  “延安东路上的上海自然博物馆到底还对外营业吗?为什么有指示牌,我们到了门口却被告知,现已不营业。如果真不营业了,路上的指示牌就该被拆除或更改,别再误导了其他游客了。不然我们外地人伤不起啊。”上周,刘女士带着儿子自驾游到上海,逛完了上海博物馆,沿着延安东路途经西藏中路时,儿子看见一块“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指示牌后,吵着要去玩。“儿子从小喜欢逛博物馆,只要路过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不管展出的是啥内容,他都要去看看。

  可惜天公不作美,当天偏遇雷暴雨。刘女士虽心中不愿,但看到指示牌上写着距离自然博物馆只剩800米。“800米就一脚油门的事”,刘女士便随了儿子的心愿,特地涉水而去。结果她绕着延安东路苦苦转了半天,才找到了高架下方的自然博物馆。“原本下雨天视野就不佳,再加上博物馆在高架北面,而我的车在南面行驶,视线完全被高架挡住了。

  折腾了半个小时,母子俩都被淋湿了,心中本已不快。走到自然博物馆门口,更看到了让她暴跳如雷的一幕。“博物馆大门紧闭,售票处贴着告示,说博物馆已从5月12日起闭馆。

  刘女士歇斯底里地对着门口咆哮:“门关掉了,为啥路牌不拆。辛辛苦苦被你们‘骗’来,结果跑空,太坑人了。

  探访

  老馆外空跑游客不少

  前天,青年报记者特地前往自然博物馆旧馆进行调查,驱车沿着延安路一路向东行驶,车一驶过西藏中路,就能瞧见右侧悬挂的指示牌。这块指示牌在延安路高架外滩方向的南侧,体积庞大,在周围的其他指示牌中独树一帜,很抢眼。

  青年报记者初步估算至少有长有2.5米,宽接近1.5米。咖啡色底白字写着“上海自然博物馆800米”,并用向前箭头指示了自然博物馆的方向。此外,为了凸显自然博物馆特色,指示牌中还特地画了一只博物馆镇馆之宝合川马门溪龙化石的卡通形象。

  根据“指示”向前走了800米左右后来到了自然博物馆老馆,这里如今只留有一名值班人员,对于博物馆闭馆两月,为何指示牌还高悬的原因,值班人员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每天跑空的游客不少,现在暑假更是多。”不过值班人员也很无奈:“我们早已向电视台、广播台等媒体发布公告,通知整体搬迁的消息。”但跑空的游客的确源源不断。当天的最高气温超过了35℃,记者在自然博物馆门口仅仅站了一个半小时左右,居然先后遇到了6批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游客,个个大汗淋漓,吐槽不断,其中主要以远道而来的外地游客为主。

  “看完上海博物馆,就想来看看这里,这本书上完全没有提到自然博物馆闭馆搬迁的事。”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香港游客拿着《上海旅游指南》说。“我们是照着书上的地图一路找来,在前面的路口,我还看到一块巨大的指示牌,更肯定了我没走错,到了门口才发现上当了。

  跑空的游客怨声载道,既然指示牌的内容已经过期,就应该立即下岗。“这么热的天,延安东路上又没有轨道交通,出行不便,跑空的游客真心伤不起。这牌子还这样立着,陆陆续续还会有人‘受骗上当’。

  周边

  部分网页也未更新

  道路上的指示牌滞后,主要是受制于审批流程的滞后。而青年报记者发现,部分旅游网站的“指示牌”没有同步更新,是很多游客空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百度地图中输入上海自然博物馆,网站会自动导航至延安东路260号老馆的地址。百度旅游中关于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介绍也没更新,除了个别网友的留言提醒外,网页上没有任何自然博物馆老馆闭馆的信息。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尚且如此慢半拍,更何况一些小型的商业网站。

  当然,也有网站已长心眼,在丁丁地图中关于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介绍中特别用括号注明“2014年5月12日起闭馆”,大众点评则将自然博物馆分成新老两馆单独介绍,在老馆的介绍页面中特别注明其已暂停营业。静安新馆的介绍则强调尚未营业。

  回应

  景区没打报告一周内更换内容

  指示牌竟成误导牌,究竟谁该为坑爹的指示牌负责?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根据《上海市道路指示牌管理规定》市建设交通委负责对本市道路指示牌工作的监督管理和综合协调。由于组织结构的调整,上海市建交委目前已经一拆为二,分为了建管委和交通委。记者率先致电建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道路指示牌主要由市路政局负责管理。

  随后,记者又致电市路政局咨询指示牌的拆除流程。相关处室的工作人员在听清记者的提问后,立即询问指示牌的颜色,得知指示牌为咖啡色底白字,对方便表示爱莫能助。因为咖啡色底白字的指示牌属于景区指示牌,由市旅游局批准设置,也由他们负责监管。

  根据路政局的说法,记者随后找到了市旅游局。

  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根据相关规定,只有三级以上景点才有权设置景区指示牌。申请流程是由景区向所在区县旅游局申请,区县上报市旅游局。由市旅游局与交警和分家后成立的市交通委共同设置。如要拆除,也是得走这个流程。先由景区向区里申请,区里上报市局,再由市局去协调其他职能部门。

  由于未接到自然博物馆方面的拆除申请,这块让人吃药的指示牌才会至今“屹立不倒”。“因为旅游局方面无法判断景点的歇业是短期的整顿行为,还是永久关闭。”不过该负责人也表示,将派人进行调查核实,这块指示牌今后是否还会派上用处。

  自然博物馆方面则在青年报记者致电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拆除一块指示牌需要如此大费周章。对于指示牌造成的误会,相关负责人首先表示了歉意。“老馆闭馆后,我们曾经向市地名办申请过博物馆地名的变更,并保留原自然博物馆的馆名。当时以为这块指示牌也会由相应的部门去调整,没想到居然还需经过如此流程。”相关负责人纳闷,“自然博物馆是上海科技馆的分馆,科技馆住所地在浦东新区,自然博物馆老馆在黄浦区,未来新馆又在静安区,如要向旅游局申请,那究竟该向哪个区的旅游局申请?

  不过前天下午,市旅游局给青年报记者打来电话:“经过黄浦区旅游局的核实,这块指示牌的确已经失去了其指示的作用,但考虑到设置时的不易。旅游局方面决定不予拆除,而是对其指示内容进行相应调整。调整工作将于一周内完成。

  记者手记

  一块过期的指示牌,两月未拆,误导多少游客?

  指示牌的主管单位旅游局将责任归咎于景区未打申请报告,似乎很合情合理。但上海自然博物馆老馆闭馆,时间不短,动静不小。闭馆前日,上海市民送别老馆更被媒体争相报道,作为自然博物馆的主管单位之一旅游局方面不会不知情。指示牌严重“过期”,显然不是旅游局“不知”,而是没放心上。上了心了,做事就会主动。没当回事,必然坐等景区申报。归根结底,相关部门还是缺了服务意识。按部就班,不愿积极主动作为。

  上海的城市面貌在变,城市形象在提升,城市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时,城市管理中的小细节更能体现出管理水平的高低。马路干净了,但“绊马桩”还在;盲道有了,但被占据等这些小事依然随处可见。并非吹毛求疵,小事背后,折射的是市民对精细化城市管理的期待,折射的是以人为本城市管理思路的体现。小事天大,关乎市民日常生活,关乎市民幸福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