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门户网站报道我校工程教育改革举措

16.11.2015  20:23

      日前,教育部门户网站以“上海理工大学深化工程教育改革 打造精品本科品牌”为题,对我校工程教育改革做了专题报道。以下是报道全文及相关链接。

 

 

教育部门户网站报道我校工程教育改革举措

 

      上海理工大学围绕“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人才培养定位,深化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打造精品本科。
   强化本科教学制度建设。 一是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出台《关于推进新一轮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精品本科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抓住政策导向、师资队伍建设、资源配置和考核评价等关键要素,确保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二是建立教学岗位退出机制。通过“非教即转、不教即走”确保所有教授、副教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一线;对教学名师和长期潜心教学的优秀教师实行长聘制,享受协议薪酬待遇。三是构建师生协作交流平台。创建“学业坊、创新坊、创业坊”等新型师生共同体平台,建立专业责任教授制度,发挥教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推进本科专业认证标准建设。 一是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定1/3工科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建设目标,要求进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条件配置等。二是分类推进ASIIN、ABET、AACSB等专业国际认证,在6个本科专业通过专业国际认证基础上,相继启动12个本科专业的国际认证工作,力争3年内1/3本科专业通过国际认证。三是制定5年一轮的本科专业自主评估计划,建立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所有本科专业对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培养方案、专业师资、就业质量等进行自我诊断与评估,促进专业的全面均衡发展。
   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 一是课程由课堂教学为主转向实践体验为主。把原有创新创业通识课程改为4个必修学分的“大作业”,成果包括高水平论文、创新创业实践、授权专利、创新作品、竞赛获奖等。二是项目由学术研究为主转向科技应用为主。实施“卓工计划”为试点,推进“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三是导师由校内教师为主转向校内外专兼结合。与上海8家科研院所联合,实行双导师制协同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与“沪江”网络教育平台共建“沪江创业学院”,建设创新创业MOOC课程体系,实施校外创业导师的在线指导及创业项目的在线孵化。
   落实行业需求带动人才培养。 一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行业产业对现代工程人才的要求,建立课程体系与学生毕业要求及能力达成矩阵,保障学生获得的知识、素质、能力与行业和社会的需求相一致。二是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对照行业产业人才需求,建立专业预警、调整和退出机制促进专业结构优化,近五年内,学校本科专业数由59个调整为54个,其中工学专业占比由50%调整为60%。三是加强就业引导。依托校内相关学科平台,对接企业需求,引导学校80%的毕业生投身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原文链接: http://moe.gov.cn/jyb_xwfb/s6192/s222/moe_1740/201511/t20151113_218884.html

                          http://www.shmec.gov.cn/html/article/201511/84461.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