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阳路扩宽改建竣工 行道树成荫或需很多年

26.08.2015  10:36
长阳路一侧是保留下来的树,另一侧是待种树的绿化带。

  去年7月1日,晨报A3版刊登了“长阳路拓宽迫247棵大树光身撤离”一文,报道有着悠久历史的长阳路行道树被迁移,引发居民担忧质疑的情况。如今一年过去了,长阳路(大连路-宁国路)拓宽改建工程已于本月上旬全线通车,但对于接下来的绿化恢复工作,一年前曾提出过质疑的居民仍忧心忡忡。

  路宽了,树少了,不少路段的人行道上只留80厘米左右宽的狭长型土坑。当初绿化部门承诺会按标准恢复绿化,可是如此窄的土坑怎能种树?长阳路曾经的绿树成荫还能再现吗?对此,杨浦区绿化部门回应说,去年移走的树木肯定会回搬,仍然种悬铃木,同时会从四方面提升长阳路整体绿化面貌。不过,要恢复以前的浓密树荫可能需要数年。

  晨报记者 郁文艳 徐妍斐

  去年,绿化部门这样说:

  道路改建工程竣工后,将征求各方意见,选择适合的新树种种植,按标准恢复绿化。

   窄沟种得下回搬的大树?

  去年7月,有长阳路沿线居民向晨报反映,家门口道路因拓宽工程正在挖树,几十年的梧桐树被剃枝去叶连根挖走。当时记者调查得知,这247棵“光身撤离”的大树将被移至军工路某段两侧空地种植,道路改建工程竣工后,绿化部门将征求各方意见,选择适合的新树种种植,将按标准恢复绿化。

  目前,长阳路主干部分已经建好,两侧人行道还未完工。记者抵达时,靠近眉州路南侧,一些工人正蹲在地上铺地砖。在这个区域的人行道上,靠马路一侧留出了一条80厘米宽的土沟,里面撒着黄沙,上面铺着绿色施工网罩。人行道里侧的中间部分,有约两三米宽的一个长椭圆形空间。工人说,外侧的长沟种树,里侧的椭圆形花坛种花草,但具体什么品种不太清楚。

  附近居民梁先生质疑:这宽度的土坑能种下多大的行道树?“这个宽度种不下大树呀,难道铺好的路面又要挖开一遍?”梁先生说,一年来目睹拓宽工程的施工总有点缺乏合作的感觉,常常这个部门挖开排管道,另一个部门再挖开排线,反反复复。

  经绿化部门确认,待道路施工结束以后,长阳路从大连路至军工路全长5.1公里路段将种树,树种为悬铃木,总计700多棵,其中一部分为去年道路施工时移至军工路苗圃的悬铃木回搬。

  “目前道路上80厘米宽的狭长土坑为道路施工方预留的绿化种植带,待绿化施工时,将按行道树种植规范要求,形成1.2米×1.5米的种植穴。”杨浦区绿化管理事务中心负责人说。

  这意味着什么?如果要形成1.2米×1.5米的种植穴,修好的人行道路面势必要重新开挖。至于为何未能协调好,相关部门没有给出答案。

   何时恢复昔日浓密绿荫?

  长阳路曾以茂密绿荫而为附近居民称道。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有行道树680余棵。因为道路相对狭窄,两侧绿树成荫,颇有郁郁葱葱之感。如今道路拓展成齐整的大马路,两侧绿化却空了,夏日的骄阳晒着白花花的马路。“感觉光秃秃的。”梁先生说,“到后边绿化多的小区或者隔壁眉州路上走一走,这里温度比那里高好几度。

  “感觉再恢复,也回不到原来的样子了。”居住在沿街小区荣丰花园的刘老伯指着长阳路1400弄的几幢房子说:“这里之前种着水杉树,长得都有六层楼那么高。”而在眉州路以东的一家宾馆和一家证券营业部门前,梁先生说:“你看对面,人行道就两个人并肩走的宽度,什么绿化位置都没留。以前那边的绿化,差不多能到现在马路中央双黄线的位置。

  居民的叹息其实包含着另外一层疑虑:长阳路需要拓宽这么多吗?本来车流量就适中。如果当初规划时考虑一下,绿化就不会损失如此严重。

  对此,区相关部门解释说,长阳路拓宽作为区重大工程,除了解决长阳路过去的拥堵,还要考虑分流未来周家嘴路北横通道建设时的车流。

  拓宽付出了绿化的代价,再要看到当年浓密的树荫,要等很多年。“树木的生长有一定规律,我们不可能去破坏这种规律,在树种选择上已经选择了速生树种。但所谓‘十年树木’,形成良好的遮阴效果、景观面貌,需要时间,就如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林荫道,也是前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栽下的树。”杨浦区绿化部门有关负责人说。

   拓宽道路必须要牺牲绿?

  路要拓宽,树一定要让路吗?这一让,就让沿线居民习惯了的绿景消失了,要再补回来,时间成本有点大。

  本市行道树管理专家说,近年来,随着市民、政府相关部门绿化保护意识的提高,在道路拓宽或改建时,通过方案的调整,保留已经生长了几十年的行道树,让路与大树兼得的情况越来越多。比如静安区北京西路(大田路-成都北路)、虹口区广粤路(广中路-汶水东路)一侧、静安区常熟路部分路段等,都保留了大树,有的还充当了隔离带的作用,甚至有的道路还新种一排行道树,形成了双排行道树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