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可能性加大 暴雨频现

17.06.2016  11:15

  新华社武汉6月16日电

  “流域内暴雨频频暴发、干流水位居高不下,而中下游梅雨季姗姗来迟,进一步加大了长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陈桂亚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这对今年进入全面验收阶段的三峡工程,可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检阅。

  陈桂亚介绍说,长江流域的气象、水文、水利等众多部门和长江水利委员会都对今年的长江汛情进行了专业性的预测,多方面的预测结果显示,长江有形成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  据了解,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的梅雨季约从6月中旬开始,到7月中旬结束,时长约30天,雨量达300毫米左右。1998年长江中下游于6月11日进入梅雨季节,由于当年出现“二次梅”,降雨与上游的强降雨遭遇,形成了流域性大洪水。

  “长江流域今年3-5月的水情、雨情主要特征与1998年十分相似。”陈桂亚说,这一时期,长江流域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两成,长江下游干流区间偏多六成,长江上游干流区间及两湖水系偏多两成左右,汉江和长江中游干流区间正常略偏多。

  受此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从今年3月初开始持续上涨,且一直维持着上涨趋势。汉口、大通、城陵矶、湖口等水文站点水位于3月开始超过历史同期水位,目前已先后超过1998年的同期水位,而且至今保持着高水位运行态势。

  中央气象台的预报显示,从14日开始,长江流域地区出现今年入汛以来最大范围的暴雨过程,其中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将遭遇今年以来最强暴雨,部分县市日降雨量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长江水文局副局长、总工程师程海云介绍说,此次大范围区域性暴雨过程,将加重长江支流的汛情。

  15日,记者在长江防总指挥中心的电子监控屏上看到,湘水一级支流渌水大西滩站水位当日15时已过保证水位0.83米,突破历史最高纪录。

  12日,随着长江一级支流水阳江干流部分站水位相继超警戒水位,长江防总已正式启动全流域今年首个防汛应急响应启动。

  经过长江水利委员会3月和5月两次预测,预计6-8月主汛期内,长江中游局部地区降雨量将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五成以上。陈桂亚分析说,在这种基础水位偏高的情况下,一旦梅雨季节的强降雨与长江上游及各大支流的来水遭遇,形成顶托,长江形成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超过六成。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主要功能是防洪。目前,三峡水库已完成汛前的腾库工作,水位已降至145米左右运行。陈桂亚说,经过建成后连续5年的蓄水试运行,三峡工程今年已进入全面验收阶段。如果科学调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工程的防洪效益,即使发生1998年那样的流域性大洪水,相信三峡工程依然经得起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