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老区委书记讲当年虹桥开发的那些事

02.11.2015  09:52

  如今,“大虹桥”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与大虹桥建设的相关项目,也如火如荼地进行,比如虹桥商务开发区,一张86万平方米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历史总是相似。在几十年前,“虹桥”本来只是上海名不见经传的一隅。刚刚建成时,不得不安排班车,解决人们从市中心来此上班的问题。然而没过几年,虹桥开发区大楼拔地而起,渐渐成为声名远播的开发区。

  对于曾任长宁区区委书记的李仁杰来说,他所亲历的虹桥开发区的起步,是改革开放春天的一个缩影。

  人物小传

  李仁杰 生于1932年3月17日,祖籍江苏省武进县。原名谢绍申,1940年到上海,就读南洋模范中学。1946年加入中共地下党,时年14岁,搞班级工作和学生运动。1948年进苏北解放区时改名为李仁杰。

  解放后,进入上海青年团系统,在徐长区团工委工作。1950年,徐汇和长宁分区,先后担任长宁区团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副书记、书记。1956年3月,被调到上海市委办公厅二室当巡视员。“文革”时受到迫害。

  1978年,担任长宁区区委委员、区委办公室主任。1980年,担任长宁区副区长、区长。1983年,担任长宁区委书记。1993年,担任长宁区政协主席。1997年3月离休。

  率先提出制定五年计划

  1984年7月1日,召开长宁区全区三千人党员大会时,我在会上提出了“振兴中华,发展长宁”这个口号。长宁的同志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立足点就放在区里的建设上。

  那时候,全区同志精神为之一振,那个口号也深入人心。区里成立一些新的经济组织,有的取名叫华宁公司,有的叫振宁公司,都是这个口号的简称。可见当时,全区同志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

  但我觉得,光有一个口号还不行,应该认认真真搞建设。于是,我们提出制定区的“七五计划”。

  这里要解释一下背景。现在来看,制定五年计划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当时还没有形成这样的观念。“四人帮”粉碎后,上海还没有一个区提出制定五年计划。我在市里开会时,就听到过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区比较小,也没什么权力,做不出什么大事情,不需要制定五年计划。如果市里的政策一变,情况就都变了,有啥好做,市里布置什么就做什么;另一种意见认为,我们应该要有奋斗目标,尤其是让全区人民有共同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要通过制定五年计划来体现。

  长宁区坚决主张制定第七个五年计划。这个决议同年3月在区党代会上通过,4月在区人代会上通过。这第七个五年计划,区里实际上用四年就完成了。到了上海制定“八五计划”时,全市上下都已经达成共识。但在“七五”期间,长宁区是率先提出制定五年计划的,从中由此可见大家一心想搞建设的信念和积极性。

  这些都是虹桥开发区建设时的背景。

  两种意见的争论

  制定五年计划,区里想找关键性内容抓,没想到机会就来了。

  1982年左右,我们得知,中央提出建设虹桥开发区,全称是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当时,虹桥开发区面积只有0.65平方公里。这是很小的一块,北为仙霞路,南到虹桥路,西临古北路,东到中山西路、伊犁路。它是上海第一个开发区,也是全国沿海开发城市中最早创建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它的一大特点是涉外经贸,外国驻沪领馆在此比较集中。它也是集展览交易、办公商务、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上海对外开放的一个中心窗口,在当时这个理念是十分先进的。

  最开始的0.65平方公里土地上,主要由市里组建相关公司,区里配合一起做建设。但在建设初期,区内曾出现过两种不同意见的争论。

  第一种意见认为,建设虹桥开发区,对长宁区不划算。因为它挖走了长宁区的中心地段,那可是一块“宝地”。由于公司由市里组建,相关税收不在区里,反过来,区里还要倒贴不少钱,如建立警署、环境卫生等相应部门,增加人员以及日常开支。

  另一种意见认为,建设虹桥开发区,对长宁区是大推动。首先这是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作为一级地方党委、政府,应该对事关全局的大事无条件服从。其次,虹桥开发区的建设,也将会给长宁区当时薄弱的基础设施带来质的飞跃。

  当时对虹桥开发区的定位还不清楚,还有人听闻,虹桥附近要建造150万平方米的房子。虽然不知道这里面具体“”什么,但大家畅想这么大的房子,光建筑就是一个很漂亮的城市景观,所以无论如何也要积极配合,建好虹桥开发区。

  最终,第二种意见占了上风。

  显然第二种意见不仅正确,而且颇具远见。后来,就陆续新建了兴义路、遵义南路、万山路等道路。1985年,长宁区接通城市自来水直径1500毫米总管,1986年建成天山污水处理厂,1988年建成11万伏水城路变电站,1986年建成古北路电话局……这些基础建设工程,给长宁区带来了极大变化。不得不说,长宁区能那么早就改善基础设施,得益于虹桥开发区的推进。

  对现在的人来说,可能个中道理一眼就能看明白,但是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建设究竟怎么做,很多人并无经验。而虹桥开发区是上海的第一个开发区,究竟做出来会怎样,谁心里都没底。所以大家认识上不统一,有争论,都是正常的。

  全新的合作模式

  最初,虹桥开发区的商业发展并不好,市里很急,想了很多对策。比如,把市外经贸委从外滩搬过来。对当时的很多工作人员来说,虹桥太远,交通不便。为此,开发区每天都有固定班车,接送员工上下班。渐渐的,商业情况好了起来。许多领导同志前来参观,一条笔直的中央大道,旁边咖啡店等琳琅满目,颇具异国情调。当年中国人出国开眼界的机会很少,每个到过虹桥开发区的人,都感叹自己仿佛身在国外。

  但是开发区最初的建设,还是经历了一些曲折。

  这里本来有许多农田,安置农民,需要造新房。于是我们在玉屏路附近开始造房。因为动静不小,第一种意见又开始冒头。我一边做大家的思想工作,一边去找当时分管的副市长倪天增同志。我说:“虹桥开发区的建设,我们区里一定全力支持,积极配合。但是目前,区里一些机构觉得和自己关系不大,积极性不足,是否能够允许参股,调动下积极性?(当时虹桥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是7000万元人民币。)”倪天增同志说:“老李,算了,公司的股东大会都开过了,你们区里再要参股不大好办。这样吧,以后再要做,我们政策上会加以考虑。

  一年多以后,市里提出要建造古北新区,这次政策果然进行了调整。

  虹桥开发区是以办公商务为主。那些前来办公的人,尤其是老外,缺少适合他们居住的地方,因此特别需要一个涉外、高标准的住宅综合区与之配套,这就有了古北新区的建立。它的范围,北为虹桥路,南为古羊路,西为虹许路,东为姚虹路,占地1.366平方公里。得知这个项目后,我向市里提出,这次怎么做需要好好商量,争取双赢。于是,一个不同于虹桥开发区的全新开发模式诞生了:古北新区由市里两家公司、区里一家公司,一共三家公司联合组建开发。区里的公司占股25%。实施市区双重领导,市里管业务,区里管党务。组建公司党委会时,党委书记、董事长由区里选派,总经理由市里选派。古北新区的税收全部归区里征收。这样的模式,把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古北新区的开发如火如荼,到本世纪初,它向区里缴纳2.73亿元税收。由区公司投资建造的翡翠公寓、金龙公寓、马赛花园计50486平方米。古北新区联合发展公司后来还承担了辖区1.36平方公里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再后来,延安西路高架需要建造西段,公司也出了资。

  到1995年底,虹桥开发区已经建有130万平方米,古北新区也已成为一座60多万平方米的高标准住宅综合区。两者都被评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

  当然,这些只是“小账”。虹桥、古北的开发,更大的意义是对长宁区的定位发展作了指引。这样的指引,至今都在发挥它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虹桥开发区的建设,就没有今天的长宁。

  所有人盯着一个目标

  1992年邓小平南行讲话,鼓舞全市干部解放思想。此后,区里的口号开始有了变化,提出“依托虹桥,发展长宁”。长宁区的定位初见雏形。

  说到定位,几十年以前,长宁区一直缺少特色。工业只有一些街道工厂,商业也不怎么丰富,仅曹家渡、新华路、天山等区域有一些小打小闹的零散店铺。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这么自嘲:长宁区就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长宁区的老百姓买东西、工作,都往东走,这里留不住人。当时附近两个区,闸北区有火车站,徐汇区有徐家汇,而长宁区几乎什么类似拿得出手的都没有,究竟怎么发展,有点一筹莫展。

  举个例子。1980年代,由于历史原因,区内有一条“弹硌路”,众多小路也年久失修,于是我们把农村返城的知识青年组织起来,成立了“修路队”,名称是市政服务队。又从沪西工务所请来一位退休的“老法师”,专门指导修路。曹家堰有位老太太,因为门口的路不好,十多年没有出过门。路修好后,她终于出来活动,连声称赞“共产党好”、“人民政府好”。像华阳街道有的弄堂,两排房屋的间距不到一米,连这中间的小路都给修好了。我们一个一个街道修过来,坚持不懈修了几年,终于把全区的街坊小路都修好了。

  修到什么程度呢?有一年上半年,我们用掉了沪西工务所三个区修马路工程款的四分之三,其他两个区基本未用。后来情况反映到有关部门,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修路积极,每次都事先清理好现场,拆除违章建筑,工务所的人只要队伍拉过去就能开工,所以他们非常乐意来长宁区修路。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在虹桥开发区尚未建成的年代,长宁区经济发展的迫切程度。

  而当虹桥、古北开发建成后,我们开始意识到长宁区的特色和功能定位:那就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体。我们曾经研究过,这里西边一条沪杭高速,一条沪宁高速,正好是一个喇叭口,借助虹桥枢纽,可以深入长三角腹地,经济发展的蓝图越来越清晰了。于是就提出,“依托虹桥,开发两翼”。一翼是中山公园,一翼是市西工业区(后扩大为临空经济园区),它们共同组成三大经济团,带动商业、房地产、工业、科技的发展。

  你看,那么多年过去了,长宁区的发展方向至今依然没有大变,还是集中发展这三块区域。“依托虹桥,发展长宁”的口号一直喊到了2006年。曾经有一些外地来的干部,到长宁区工作时很感慨,说有些地方往往今天这个口号,明天那个口号,政策方向不断变化,不断折腾。而长宁区,所有人盯着一个目标,前赴后继一代代坚持做下去,是很不容易的。

  随着虹桥开发区的建设,长宁区的特色也越来越显现出来,那就是外经贸和航空服务业。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虹桥始终作为区里发展的重点,不断得到提升。如今“大虹桥”的建设也已经超出一区的范畴,外延不断扩展。

  争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权

  虹桥开发的过程中,其实也是改革开放初期,经历了一步步解放思想的一个过程。

  原本,区里的权不大。上世纪80年代初,长宁区的机动财力约80万元左右,做不了什么项目,就是“吃财政饭”。行道树由市里管,修马路由市里管。我们当时编了一个顺口溜:区里是看得见,管不着;市里是管得着,看不见。比如说,我们想修建一个公共厕所,也要报到市里去批,层层手续下来,比较麻烦。

  面对这种情况,每到市里开会,大家都会呼吁市里放权。我是主张放权的“积极分子”,我说:“我们要求放权,争的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权。否则,区里有什么情况,我们只要呼吁呼吁,反映反映,就算尽过职,老百姓不满意,打屁股打不到我们身上。

  我先后经历过的六任市委书记,都主张向区里放权。但是到了具体部门,有些同志就是不放,往往把“脏乱差”的权往下放,过了一段时间,趁市里领导不注意,内部发一个文,又偷偷把权收上去,而且收的是“人财物”的权。

  然而,改革开放的大潮是挡不住的。1988年,终于明确,财政收入市里实行“核定基数,递增包干”,就是给每个区定一个基数,超过的部分归区里所有,区里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行讲话以后,又放了一批权,比如规划、批租等权力,一部分给区里,一部分留市里。对于中外合资企业的审批,也规定注册资本5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可以由区里审批,1000万元以下的商业技术改造项目,可以由区里审批立项。可以做的事情渐渐多了。

  我们在争取市里放权的同时,还积极研究怎么向下放权,尤其是向街道、镇放权。

  1993年,虹桥开发区每平方米土地吸引外资超过2000美元,成为国家级开发区中土地含金量最高的开发区。

  1993年,我从区委书记的岗位退下来,但是对虹桥开发区、古北新区的感情丝毫不减。有时候,一些离休的老同志、老战友来上海,我陪他们逛逛,总要去虹桥开发区兜一小圈。每每看着这片区域开花结果,蓬勃发展着,我就特别高兴。

  链接

  虹桥开发区的几个“

  1、虹桥开发区是我国最早一批国家级开发区中的一个。1979年开始规划,1982年决定辟建,1983年动工兴建,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

  2、虹桥开发区规划土地面积0.65平方公里,建筑容量150万平方米,是当时面积最小的国家级开发区。

  3、根据虹桥开发区面积小、位于市区的特点,开发区定位为涉外商贸中心,在功能上以展览展示、商务办公、宾馆居住、外事等为主,是全国最早以发展服务业为主的国家级开发区。

  4、虹桥开发区是我国最早进行国际招标土地批租的开发区。1988年以2800万美元成功出让开发区第26号地块1.29万平方米50年土地使用权。土地批租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一项突破,为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开辟了引进外资的新途径。

  5、虹桥开发区从上世纪90年代起,每平方米土地引进外资超过2000美元,是全国土地含金量最高的开发区。

  6、虹桥开发区是最先设有领事馆区的国家级开发区,有多个国家驻沪总领事馆址设在虹桥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