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锱铢必较"换"政府绩效"本报首席评论员朱珉迕

26.01.2016  10:54

  原标题:用“锱铢必较”换“政府绩效”本报首席评论员朱珉迕

  在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印发的会议指南里,今年日程有些特别。开幕次日的小组或代表团会议,内容是“审查计划草案报告和计划草案、预算草案报告和预算草案”,后面还特地打上一个括号,写着“其中下午3:30—5:30,代表集中审查预算草案报告和预算草案”。“老记”们知道,此前罕见的这一表述,意味着代表们要对预算“动真格”。

  定下“集中审查”预算报告的时间,自然是要强化预算监督的分量。人大的法定权利和职责有很多,仅作为“监督机构”一项,就要监督“一府两院”的全面工作,当然包括财政预算这个“钱袋子”。但曾几何时,无论是全国还是地方人代会,前半段往往变成《政府工作报告》的“独角戏”,一同印发的“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或多或少都受到冷遇。这其中,满是数字的预算报告又显得格外“高冷”,以至于很多时候,分明是审查后两个报告的时间,不少代表还在对“总理报告”或“市长报告”侃侃而谈。

  总理或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当然很重要,但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同样分量不轻,某些方面甚至更为关键。政府工作报告篇幅有限,对各项工作只能也必须提纲挈领,而这些纲目背后的具体实施计划,则要从后两个报告及其背后的两个草案中寻找答案。人们常说政府工作“贵在落实”,检验落实与否的第一个抓手,其实就在计划报告中的细节表述,尤其是预算报告中的资金安排——政府“钱袋子”来自纳税人,其中哪怕一分一厘的去向和成效,都应当接受人民严格的检验。

  好在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预算及其监督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人大代表的预算监督意识及政府部门的接受监督意识都在不断加强。继此前预算报告率先集齐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四本账”,并实现全口径预算监督之后,此番上海人代会又率先辟出审查预算的“专用时段”,也是在程序上给予预算监督的特别强调。加之预先提供预算审查辅导、下发政府预算简明读本等等举措,预算审查横亘于普通代表面前的专业门槛正在慢慢变低,代表的“监督意愿”亦在提升——至少在这两小时“专用时段”里,多数代表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转移到满是数字的预算报表上,甚至学会了锱铢必较。

  对于数字及其差异的锱铢必较,是这几年两会愈发凸显的态势。随着《预算法》修订,预算公开程度逐年扩大,代表们的监督也就越来越实。某一项支出,上年决算数为何高于预算数,今年预算数又为何高于决算数,这些变动背后的奥妙,常常是代表追问的焦点。代表中更资深一些的专家,更能经常找出潜藏在公开文件之外的疑惑,它们恰恰是未及公开或未充分公开的盲点。年复一年的预算监督,正是为了不断消除这样的盲区,不断揭示变动的奥妙,并以此判断出政府的绩效:每一分钱花去了哪里,花得是否值得。

  “政府绩效”是新近的热词。在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发展理念变革的当下,这四个字尤显分量千钧,因为任何不讲求绩效的政府决策,都可能导致资源浪费乃至结构失衡的后果;同时,任何不务求实效的政府行为,也可能让公权力的公信力大打折扣。而在意识到政府绩效的重要性之外,更为关键的是找到通达绩效的途径。显然,绩效想像无门、口说无凭,只能来自实践中的锱铢必较。

  需要锱铢必较的,除了作为监督者的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其实也包括政府自身。而这种锱铢必较既需体现在事务落实,也需渗透于制度设计。除表态进一步加大预算公开力度外,今年预算报告还提出要“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扩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范围”,这些都是针对预算绩效的较真之举。

  而其他种种方面,政府同样需要自我加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到,要全面推行政府目标管理,建立更加有力的重点工作督查机制,还要构建闭合联动、有力有效的跨部门运行系统,这些均是指向政府绩效的制度设计。当然,这些意在较真的制度实行得如何,还得看现实中的落实力度,而人们的监督,自然也要一直“锱铢必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