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司法鉴定:一点锈污揭开货车肇事逃逸真相

16.08.2014  19:15

  夜晚10时,市郊路上。没有人发觉,一辆快速通过的货车,忽然将一名行人撞倒。

  虽然知道出了人命,但看到四下无人后,货车司机没有停车报警,一踩油门,乘着夜色逃离。等到交警赶到现场,行人已经死去,肇事车辆早没了踪影。经过调查,警方最终发现彭某有重大嫌疑。找到他的货车时,车子已经被仔细清洗过。只是在前右车轮极其不起眼的花纹凹陷处,细心的警察找到了一点铁锈类污物。

  这点铁锈类污物,被警方送往上海市光复西路1347号——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司鉴所)。法医将运用科学手段,帮助永久沉默的逝者寻找真相。司鉴所法医物证学研究室副主任李成涛介绍,用事实帮助还原真相是义不容辞的使命。每年该实验室要承接来自全国各地的5000多个案例,法医尽力通过生物学和遗传学知识进行DNA分析,以期推动各类刑事案件侦破和民事案件解决。

   凶手逃离现场却逃不出DNA罗网

  为何DNA会受到法医的青睐?答案是:它是一串编码,哪怕只有肉眼看见的一滴,也蕴含着揭示身份的重要信息。

  在上面提到的这起货车肇事逃逸案件中,警方找到的那点铁锈类污物毫不起眼,微小到仅能用棉花棒沾取。这个提取出的物证,并死者的肌肉组织,一起送交司鉴所作DNA鉴定。

  在实验室里,法医需要确认的是,这铁锈类污物是否为人体组织?如果是,属于谁?初步的实验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污物确系人体组织。

  从人体组织中提取细胞核里的DNA,整个过程犹如“打破一只鸡蛋后提取蛋黄”。法医采用商业化试剂盒对DNA进行PCR扩增,之后进行短串联重复序列分型。序列信息对比的结果表明,遗留在车轮上、肉眼几乎看不见的人体组织,其基因型与逝者的基因型一致。由此,确定彭某是这起交通事故的肇事者。

  即便当事人能够逃离现场,也不能逃离DNA 的罗网。早在1910年,法国刑事犯罪学家提出了“任何接触都可以留下痕迹”的观点。1985年,英国科学家在研究人类肌红蛋白基因序列时,发现了一段由33bp串联重复的小卫星序列。由于每个个体的信息都是独一无二的,如同指纹,因此被称为DNA指纹,这被誉为法医物证分析领域的里程碑。

   血样对比助祖孙两代亲骨肉团聚

  在刑事案件中,DNA常被用于检测人和物的关系;而在民事案件中,DNA最常被用于亲子鉴定。一滴血、一根毛发、一个抽过的烟头乃至胎儿的羊水、人体肌肉组织、新鲜的尿液、尸骨等,只要其中含有人体细胞,便都可以提取出DNA,用来确认亲子关系等。

  说到亲子鉴定,许多人脑海中第一个跳出的是“滴血认亲”。早在1247年,宋慈所作《洗冤集录》中就提到了“滴血之法,孙亦可验”。当然,这种早期技术并不完备,准确率也不高。随着DNA技术的日臻完善,亲子关系识别的准确率大大提高。

  司鉴所曾接过这样一个案例:有名未曾婚嫁的智障女子忽然怀孕,家人询问得知其曾同镇上个体裁缝店老板张某“睡过觉”。可张某以智障女孩的言辞不可相信为由,拒不承认。司鉴所接受有关部门委托,对智障女孩的胎儿羊水、智障女孩的血样和张某血样进行亲子鉴定。经过比对,张某的基因型符合作为智障女所孕胎儿父亲的条件。在铁的证据面前,张某招认了全部事实。

  即便当事人已经过世,也同样可以根据遗传学知识确认身份。家居苏南某市的退休工人徐某,30多年前4岁的长子被人诱拐失踪,杳无音信。他曾多次在报上刊登启事,期盼孩子能失而复得。一天,居住在河南农村的王某来信,自述身世酷似老徐失踪的儿子。正当老徐要作深入了解时,王某不幸因病逝世。想到王某还有子女,老徐来到司鉴所要求做祖孙鉴定。

  司鉴所分别提取了王某妻子、王某子女及老徐夫妇的血样。通过对王某妻子、王某子女基因型的分析推断出王某的基因型,再与老徐夫妇的基因型比较。结果证实,王某确实是30多年前失踪的长子。虽然未能认回儿子,但祖孙两代亲骨肉终于团聚了。

   现代科技终难检验人性的复杂

  随着DNA鉴定的日益成熟,有人希望通过其找回身份,但有时候真相因为各种原因很遗憾地被永远隐藏起来了。说到底,DNA是一种科学技术手段。它能检验出人和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却并不能检验出人心的复杂性。

  令李成涛唏嘘的是,他曾接待一群从河南鹤壁组团来沪的“上海孤儿”。上世纪60年代,由于自然灾害等因素,一大批上海弃婴被抱送到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河南鹤壁也曾接纳大量“上海孤儿”,2008年前后这些已到中年的人组团来沪,满怀希望想找到亲生父母。但由于可循资料有限,一些亲生父母或已去世或不愿出面等原因,能够找到老人一起来进行亲子鉴定的屈指可数,最终圆梦者寥寥无几。

  DNA能确定的是人的身份,却难以还原人多变的心理。比如人人避讳的疾病,竟会成为某些人发财的商机。司鉴所曾经鉴定过一起案例:为了骗取保险公司的大病保险,健康的一个人在做体检时,故意调换了患癌症者的血。最终,自然是DNA 技术鉴别出了血液的真实主人。

  在法医眼里,DNA鉴定作为一项技术在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受到了争议。有人认为,DNA鉴定中的亲子鉴定动摇了家庭诚信;也有人说,DNA鉴定是造福人类的利器,不仅可以证实犯罪,还可以还无辜者清白。不同的人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有不同的看法。其实,“作为一种科学技术,它只是还事物真相,并无过错。”返回腾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