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与风险监管国际研讨会”在校成功举办
10月14日,由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英国)爱丁堡大学商学院、上海市支付清算协会、上海浦东国际金融学会、先锋领航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苏格兰爱丁堡皇家青年学会、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提供指导支持,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联合协办,并有TheEuropean Journal of Finance、International SmallBusiness Journal、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作为合作期刊的“2017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与风险监管国际研讨会”在上海财经大学顺利召开。
爱丁堡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侯文轩先生主持研讨会上午场
本次研讨会上午场由爱丁堡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侯文轩先生主持。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长蒋传海教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巡视员兼金融服务一部主任季家友先生,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董事长、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顾问委员叶国标先生,上海浦东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肖志军先生出席会议并致辞。
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长蒋传海教授致辞
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长蒋传海教授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一系列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金融科技时代拉开了大幕。上海依托丰富的金融市场资源和科技创新资源,在推动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和创新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是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也伴随着许多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汇聚专家智慧,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科创中心建设的健康、稳步发展。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作为上海市教委与上海财经大学共同支持的开放型高校智库,自2012年成立以来已经完成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未来研究院将继续积极努力,把自身打造成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高校智库。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巡视员兼金融服务一部主任季家友先生致辞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巡视员兼金融服务一部主任季家友先生在致辞中表示,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为金融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一定程度上讲,金融科技也是我国金融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在金融科技也使金融风险为之增强,金融科技的规范发展,需要做到如下四点:第一,要树立正确的金融创新理念和价值导向;第二,把握好金融科技创新和监管风险之间的平衡;第三,实时评估货币政策、金融稳定等宏观要素对金融科技发展的影响;第四,建立有效的消费者保护和风险交易体系,保护金融科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董事长、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顾问委员叶国标先生致辞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董事长、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顾问委员叶国标先生在致辞讲到,金融是一个传统行业,如果不创新必然会面临发展风险,传统金融业和高科技产业结合、融合、跨界合作是一种态势。科技和金融不矛盾,创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对金融业来说,创新既是动力,也是转型升级的活力所在。历史上中国有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现在中国又有新四大发明:高铁、移动支付、网购和共享单车,其中两条跟金融科技相关,这也充分表现了金融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上海浦东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肖志军先生致辞
上海浦东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肖志军先生在致辞中表示,金融科技的发展符合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有利于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但是,金融科技是一把双刃剑,需在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前提下,重点防控金融科技创新过度带来的新风险和新问题重点抓住四个方面:第一,突出金融创新的一大主题;第二,明确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两个方向;第三,抓住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第四,坚持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加强监管、市场导向四项原则。
致辞结束后进入主旨演讲环节,英国剑桥大学贾奇商学院Raghavendra Rau教授、先锋领航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国区总裁、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理事林晓东先生、天云融创数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雷涛先生、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晓菊教授分别发表主旨演讲,与参会来宾分享关于金融科技的研究成果和金融科技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
英国剑桥大学贾奇商学院的Raghavendra Rau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英国剑桥大学贾奇商学院的RaghavendraRau教授以《Law, Trus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rowdfunding》(《法律、信托和众筹发展》)为主题发表演讲。Raghavendra Rau教授认为,众筹属于金融科技的一部分,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一个国家的众筹的发展需要考虑三个层次的问题:1.进入壁垒问题第二;2.众筹的利润率问题;3.众筹的变量市场潜力有多大。RaghavendraRau教授指出,众筹是一个全球的现象,是实现全球化融资的方法。因为众筹的融资并非普惠金融,为了控制市场发展水平,分析众筹量水平时应重点分析国家的法治状况。另一方面,营商的便利与众筹量之间存在较微弱的负相关关系,众筹积极与市场潜力的大小正相关,但与现有市场规模无关。
先锋领航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国区总裁、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理事林晓东先生发表主旨演讲
先锋领航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国区总裁、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理事林晓东先生带来了主题为《美国智能投资顾问市场的发展》的主旨演讲。林晓东董事长指出,智能投顾具有三个特点:1.方便、快捷,操作流畅;2.语言简单易懂;3.页面设计美观大方。智能投顾的意义在于能够提供标准化的解决方案,为大多数人提供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服务,同时赋予中小投资者普惠金融权利。智能投顾的兴起将会对中国的金融科技的革新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促进传统科技的改造和完善,并促进中国公募基金市场产品结构的完善。中国发展智能投顾市场面临五方面的限制:1.中国市场有效性不足;2.标准化高,流动性资产不足;3.全委托账户在现阶段较难实现;4.投资者对智能投顾的了解处于初级阶段,接受智能投顾服务的意愿并未能够转为实际中的普遍应用;5.资本账户管理的相关规定限制了投资者全球资产配置。
天云融创数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雷涛先生发表主旨演讲
天云融创数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雷涛先生围绕《AI基础设施推动金融科技转型升级》为题发表主旨演讲。雷涛先生表示,人工智能领域正在发生非常深远的变化,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形成很大的冲击。以往计算机被广泛用于完成规则、算法清晰的自动化任务,但如今的机器学习技术允许我们在难以精确描述规则的边界内完成同样的任务。人类习惯于抽象和简化思维,人工智能依靠质朴的数学和超强的计算能力,还原了世界的复杂性,深度学习的特征建立过程,协助了我们对复杂问题描述的精确量化。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不光要有算法,还需要有数据,更重要的还需要有算例,三者有效融合,才能够创造实实在在的应用环境。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晓菊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晓菊教授以《区块链应用的初心、机遇与风险监管》为题目带来主旨演讲。赵晓菊教授指出,应用区块链的初心是希望应用分布式账本、非对称加密和授权技术、共识机制、智能合约这四个技术创新,达到以下使命目标:1.降低中心化管理系统的高成本、低效率;2.解决经济运行、金融活动、市场交易、社会活动中的信任问题;3.提高支付、担保、权益确认等经济、金融活动的安全性;4.通过共识机制减少中心化的监管成本、实现全链所有参与者共同监管。目前很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风险监管,中国在这方面也应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自身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风险监管的标准制定方面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主旨演讲环节结束后即进入高端圆桌论坛环节,由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资本市场首席专家金德环教授主持。浦发银行总行公司业务管理部总经理李麟先生、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总体组组长沈杰先生、平安金融壹账通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兼首席运营官黄宇翔先生、光大证券互联网金融部总经理张怀强先生、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普惠金融创新中心主任费方域教授、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玮先生、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邓辛副教授分别围绕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与风险监管这一主题,针对金融科技在不同细分领域的应用、从不同角度发表观点并讨论,同时与参会嘉宾及媒体记者展开互动讨论。
圆桌讨论环节
国际研讨会下午场设英文学术专场、中文学术专场和业界专场三个平行分会场。学术专场为论文宣讲专场,经过严格筛选后的国内外优秀论文及作者针对论文进行宣讲并互为点评。英国剑桥大学贾奇商学院Raghavendra Rau教授继续带来精彩的主旨演讲,参会嘉宾分别围绕“区块链”、“新融资模式”、“金融科技”等主题开展互动研讨
下午学术英文专场、学术中文专场及业界专场
研讨会下午半场间歇期间,还安排了学术海报展示交流环节,英国曼彻斯特商学院Ser-Huang Poon教授、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何飞博士、齐鲁工业大学中国中小微企业研究院项东教授、爱丁堡大学商学院侯文轩教授在现场展示文章并与参会嘉宾进行沟通交流。
本届国际研讨会云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师生、记者等150多人,针对金融科技的创新与融合、金融科技未来的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市场前景与未来发展、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应用、金融科技市场风险与监管等重要的战略焦点和研究热点进行深入研讨,形成众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研讨会在浓浓的学术氛围中成功落下帷幕。
参会人员合影
(供稿:陈婕婷 供图:段海娇 编审:李卫 收稿日期:2017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