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鼓励农户参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19.08.2015  00:53

 

金山区枫泾镇新新村七组水稻种植大户张巧珍,她所经营的合丰水稻种植合作社,去年“三秋”705亩水稻在收获时全部做到秸秆还田。近日,合作社收到了由财政发放的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补贴资金3.17万元。据了解,金山区此次收到水稻秸秆还田补贴的,有1万多水稻种植户;财政以每亩秸秆还田补贴45元发放,全区19.41万亩水稻做到秸秆还田,共发放补贴资金873.63万元。

金山区十分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在推进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中,他们把过量使用的农药、化肥尽量减少;把超过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生产方式切实退出来;让农业废弃物“转变”成资源和财富,使地力下降的土壤改良好,让受损的生态环境逐步修复好。就以秸秆还田来说,过去每到“三夏”、“三秋”大忙,田头到处浓烟滚滚,蛮好的麦柴和稻草就在田头焚烧,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农业资源,还严重污染了空气质量。近年来,金山区各部门配合,一方面大力宣传秸秆焚烧的危害,并与种植户签署禁烧秸秆的协议,另一方面在秸秆机械化还田上还改进新农艺,让农民能将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又能产生经济效益。同时,用足用好财政对实施秸秆还田农户发放补贴政策。这一行政加经济杠杆的做法,受到了农户们的欢迎。现在,金山区主要粮食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已达到95%以上,不仅改善了空气质量,而且,秸秆收集、机械化还田,不仅增加了农田基肥,坚持数年,还大大有利于把下降的地力本源修复。

金山区在鼓励农户参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使用财政补农政策,努力鼓励农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如水稻收获时节,利用晴天抢收起来的稻草,是蘑菇生产不可缺少的基质料。市财政对收购利用稻草同样给予财政补贴,每收储1吨稻草给予补贴200元。这一政策不仅使农田秸秆得到了综合利用,而且使菌菇种植单位两头得利。金山区相关部门就鼓励农户综合利用稻草资源。如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去年“三秋”时,共收购稻草2756吨,这次得补贴金额达50余万元。而且,这2700多吨稻草种植蘑菇13.5万平方尺,年产值高达3000多万元,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前景喜人。

通讯员 沈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