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合力打通金山三条咽喉路 缓解远郊地区堵点

18.04.2016  11:00

  在上海市中心,交通堵上15分钟、20分钟很常见;但在远郊地区,人们可能就难以忍受了。不过,随着市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样的堵点也越来越多。

  在金山区,让当地百姓感受颇深的,就有三大著名“堵点”。如何打通这几个存在已久的“咽喉瓶颈”?在眼下上海全市交通大整治的当口倍受关注。

    “堵点”都是历史难题

  金山区交通委副主任徐永华列举了金山三大“堵点”:一是朱泾镇的金山大桥,二是漕廊公路至金山大道间的杭州湾大道,三是石化街道老城区的沪杭公路至大堤路、金涛路区域内的几条二车道路段。

  朱泾镇是金山建区前的老县城所在地。镇区四面环水,一条金山大桥横跨掘石港,是出入朱泾镇的必经之路,也是名副其实的“咽喉要道”。近年来,随着外来人口导入、私家车拥有量激增,金山大桥这条“咽喉要道”越来越不堪重负,成为金山交通路网中最大的“堵点”,也是朱泾人民出行的痛点。

  徐永华住在朱泾镇,工作在金山新城。对金山大桥的“”,他深有体会。他说,每到上下班高峰期,从朱泾镇区的沈浦泾路到金山大桥路段,车流能堵上2公里长。正常到金山新城需要35分钟左右,但是这一堵,可能就要50分钟,“15分钟耗在桥上”。

  在金山境内,连接金山区和松江区的沪松卫线金山段,又叫杭州湾大道。每逢早晚上下班高峰期,或是节假日黄金时段,这段双向四车道的道路常常拥堵不堪。

  金山的第三处“堵点”在石化街道的老城区内,即沪杭公路至大堤路、金涛路区域内。

    一座大桥三种疏解方案

  针对上述三处“咽喉路”,市、区两级等多部门已经制定出不少方法,着手破解城市交通“堵点”。

  例如,仅对于最大的“堵点”金山大桥,就有三种解决方案:

  一是“金山二桥”计划。朱泾镇镇长施文权表示,该项目年内就将开工建设。建成后的“金山二桥”双向六车道,规划红线宽度40米,全长约1.5千米,将有力缓解朱泾交通出行难现状。

  二是改建、拓宽现金山大桥。金山大桥改造工程是市级层面的平申线航道整治建设工程的一部分,项目其中一项内容G320国道金山大桥改建工程计划今年底开工。

  三是“调价均量”政策。市交通委在金山区实施“调价均量”措施,通过ETC用户通行费的对折优惠,吸引更多地面道路车辆上高速公路行驶。目前“调价均量”实施一个月,调价区域总流量同比增幅约50%,地面交通拥堵得到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