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奇才的创业"一五":"活"下来,找节奏

30.10.2015  06:26

两年前,金奇才和团队研发的电子货架标签,不久后遭遇了失败

如今,金奇才最新研制的AGV小车已经拿到了订单,公司终于步入了正轨  

      东方网记者蒋泽10月30日报道:五年不算长,但对于一位创业者而言,很可能已是多次从初创到失败的轮回。虽然也曾经历伙伴离去、产品失败,但回望自己创业的第一个五年,金奇才应该是幸运的,因为创业“生命”还活着,梦想仍在继续,重要的是,他终于掌握了创业的节奏。

  2013年,记者就曾采访过金奇才。当时他毕业两年,正在上海市杨浦区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里的一个小工作间里,和伙伴们折腾“电子货架标签”的技术和推广。

  又是两年过去,当记者再次找到金奇才时,当年的小工作间已经换成一个70平米的办公室,房间里除了几个办公桌以及展示区域之外,还专门开辟了一个会客区,摆着茶桌茶具,显然是谈论生意合作之必备。虽然沉默寡言依旧,但金奇才的创业之路明显在向上走,脸上笑容也多了。就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同时,他接到了不少电话,订单马上要交付了,要做最后的设备调试。

  但当年的电子货架标签事业,早已夭折。尽管电子标签无需更换,以无线通讯方式随时更换商品价格、体现打折优惠信息,控制简单,而且节约纸张资源,但相比于低廉的纸标签,价格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问题。一个电子标签,根据采购数量的多少,价格大约在80元至120元不等,如果一个超市更换5000个,金额就是50万元。

  市场迟迟无法打开,没有销售额,眼看着公司要死,金奇才只能想着如何改变。

  他和团队先后做过一些汽车电子测试的项目,通过项目获得的资金,让他的创业生命得以延续。去年,他终于找到了新方向:自动化工厂里的AGV小车(自动导引运输车),经过技术攻关和市场推广,他成功拿到了订单,12月,几辆小车就要交付了。

  这些小车,主要用作自动化工厂里的物料配送。在实训基地的电工电子实验试制平台,记者看到了小车和试验轨道。通过地上的磁条,以及芯片算法,小车可以自行以固定速度在轨道上运行。

  金奇才说,他们已经拿到了通用和上海电气的订单,12月就将交付第一批。现在,这些车辆正在进行最后的速度调试。

  从制作小小的标签,到生产几千倍大的小车,金奇才说,技术是一脉相承的,但创业思路发生了转变,:“做电子货架标签的时候,从硬件到软件,什么都想自己来,结果控制不好生产周期,总是错过市场。现在,我们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把机械加工外包出去,再对质量进行把控,通过市场化运作完成生产。”金奇才告诉记者,经过失败和总结,他终于找到了创业的节奏。

  近日,上海市杨浦区区委书记诸葛宇杰在杨浦国家创新型城区高层发展战略咨询会上透露,杨浦作为上海创新活动、创业情况最集聚、最活跃的地方之一,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11。而在实际创业过程中,金奇才的艰难奋斗,是创业人的普遍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