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菜鸟都爱城市定向赛 感受上海的城市魅力

07.06.2015  09:41

  原标题:万名选手以城市为赛道比拼脑力体力创造力达人菜鸟都爱城市定向赛

  

  中外选手正在研究参赛线路。邵剑平摄

  昨天,2015上海坐标·城市定向挑战赛在上海体育场拉开帷幕,万名选手倾情参与、奋力奔跑,以城市为赛道,寻访不同点标,感受上海的城市魅力。

   利用公共交通无需封路

  2011年,第一届城市定向挑战赛诞生。从当年的70支队、350人,到今年2192支队伍、近11000名选手,城市定向赛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在没有山的上海开发户外运动,并非易事。城市定向赛,把城市地标和定向越野运动结合起来,同时利用便捷的地铁系统,让原本只有专业选手参加的定向越野,变成大众参与的项目。

  今年的比赛除主会场设在上海体育场内场,同时在静安、普陀、闸北和嘉定设置分会场,形成“以上海体育场为核心,区县全方位互动”的格局。24条各色主题线路、158个点标,除艺术人文、体育健身等传统线路外,还特别加入了“拉风造型”、“都市酷跑”等创新线路,以及“大爱上海”、“神奇5侠”等公益线路。主题线路更多,覆盖面更广,让选手们可以更多元化地感受上海城市的别样风情。

  “相比时下最热的马拉松路跑赛事,城市定向赛参赛门槛低、参与人群广、融休闲娱乐与体育竞技为一体。比赛利用公共交通系统,不需要封路,可操作性强。”上海市登山运动协会副秘书长徐超说,不管是菜鸟还是达人,只要你有一颗运动的心,就能参与。

   为景观体育注入正能量

  城市定向赛就像城市寻宝游戏。每支参赛队由5名成员组成,其中必须包括至少1名异性队员,每条线路由5至8个点标串联而成。队员们需要发挥团队协作能力,在综合比拼脑力、体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依次寻访若干点标、完成趣味任务,最终以用时排定名次。

  体验攀岩运动、换上消防服、担架救伤员、智力拼图……一系列任务让参赛者乐在其中,忘了三四个小时的奔波疲劳。不少企业把城市定向赛作为团队拓展活动,这使得参赛者以社会中坚力量为主,80%的选手年龄在20岁至40岁之间。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有些世界500强公司是定向赛的忠实粉丝,每年起码会为员工报名二三十支队。

  来自徐汇区机关的几名工作人员组成“336young”队。队员徐雯靖告诉记者,336是他们工作地点的门牌号,young则是代表年轻人。“我们跑到黄浦、浦东、静安、徐汇的运动场地,还第一次玩了射箭。”徐雯靖兴奋之余也有点遗憾,“中途有队员临时回去加班,少一个人就不能计成绩,但最后其他队员还是努力跑完全程。明年我们还会再来!

  有队员累了,队友就帮着背包;有队员落在后面,大家就耐心等候……队友一起共进退,城市定向赛为景观体育注入了满满的正能量。

   这是可复制的赛事模式

  城市定向挑战是上海十二大赛事中唯一的全民健身项目。市登山运动协会秘书长祁伟告诉记者,作为一个成熟、创新的比赛项目,城市定向赛吸引了不少外地同行来观摩学习。在东亚体育的协助下,我们已经在河南成功推出河南坐标·城市定向挑战赛。

  衡量一个全民健身项目是否成功,除了市民参与度,还要考量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城市定向赛举办五年来,得到全市数百家单位的无偿支持,每年都有商户主动申请作为点标的单位。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海燕认为,“跟马拉松一样,城市定向赛是走出体育场与城市结合的赛事。不同的是,马拉松是一条42.195公里的线,城市定向赛则有更多不同的点,能够更好地整合城市资源,让选手有很好的参赛体验。”他认为,定向赛是一个可复制的赛事模式,且这个赛事平台的功能性很强,有很多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