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当教授,公众为啥焦虑

10.12.2015  04:47

  中国政法大学聘请邓亚萍为兼职教授一事持续发酵,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近日发表微博称“不与邓亚萍教授共处中国政法大学”。他表示,为洁身自好、拒绝污染计,本人决定逃离这所“中国法学教育最高学府”。但也有教授和学生认为,以邓亚萍的学历和成就有资格获聘。一时之间,观点各异。

  与其说,争议焦点可能在邓亚萍担任兼职教授是否名副其实、程序是否合法上,不如说舆情的发酵或多或少还另有原因。譬如,对大学“傍名流”现象不满。

  如今,诸多高校都会通过聘请兼职教授等,来丰富课堂内容。引进“外脑”不仅仅会给高校带来新的教育思路,也可以适当满足学生从“校外教授”身上学知识和本领的欲望。如美国布朗大学曾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黎磊石、刘志红两位中国肾脏病领域的领军人物为该院兼职教授,浙江大学聘任金庸为人文学院“名誉院长”等。但反面的例子也着实不少,如被称作“中国资本地产之父”的禹晋永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被逮捕,就曾自称为国内多所高校聘为兼职教授,引发舆论哗然。也有一些行业精英、社会名流虽名义上在高校兼职甚至任职,实则很少出现在校园。由此可见,担心将兼职教授等变成学术屈从权力、财富以及名气的工具,扭曲为利益交换和规则不清晰的灰色地带,才是舆情和口水中真正的槽点。

  再如,对“赢者通吃”现象感到不满。相比大学“傍名人”,“赢者通吃”可能对社会心理的冲击更大。现实生活中,一旦某个人成为名人,就不仅仅活跃在自己本身的领域,常常会跨界发展。名人本身或者其背后有不少稀缺资源,根据资源稀缺性来给予回报,符合经济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名人跨界也并非不可。然而,整个社会资源与财富的分配不应以是否名人为标准,而应当以实际产生的效益和贡献为标准。名人跨界若违背应有的社会评价体系,尤其是进入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并获得不那么合理的高额回报,这实际上就成了为人诟病的“赢者通吃”。比如某个演艺明星可能只是露露脸,但出场费动辄就是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一些“名嘴”、官员、体育明星常常能够比普通人更轻易地“跨界”转行,轻轻松松地赚取高薪。类似这样的现象,消费的只能是名人的声誉,浪费的是整个社会的资源,加剧的是整个社会的不信任感。

  回到新闻本身,作为曾经的乒坛名将,邓亚萍有丰富的体育经验和感悟,也有海外留学的学业背景,如其愿为大学体育教学事业贡献一己力量无疑是好事。兼职教授具体怎么聘请或许是大学学术自治的范畴,但其决策程序、规范的公开透明却同样重要。政法大学发出过声明,但依然有很多细节和核心信息尚未全面披露,由此也产生了争议的空间。是否切实遵守了兼职教授的选拔和聘任程序?是否明确了兼职教授的职责是什么?只有当这些问题得以廓清,中国政法大学的此番聘任才可能不被随意猜测为高校“傍名流”的新版本,不无端地引发“赢者通吃”的新联想,而让邓亚萍本人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对此事件,公众的焦虑与不满看似由邓亚萍任职引发,却并不局限于邓亚萍个案。不管是高校该如何依循程序用好“外脑”,还是名人应当如何发挥社会价值,这些都是这一事件发生后值得反思的深层问题。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