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 上海率先启动试点

02.06.2016  04:22


今天(6月1日),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在上海启动试点,此次改革将对中国进出口企业的通关流程,带来巨大的变化。诚信企业主动申报、依法缴税,货物就能"先通关、后审税",将大大降低企业的物流和管理成本。为了确保企业在通关过程中依法纳税,国家海关总署设立了风险防控中心和税收征管中心,在事中、事后,对企业开展安全风险和涉税要素的审查,监督税收入库。



今天在上海启动的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试点,最大的亮点在于改变了传统的税收征管模式。


原先,企业要进口一批货物,必须向海关申报,然后经过货物归类、价格审查、确定税款等环节,才能缴税、通关。此次改革试点,建立了"一次申报、分步处置"的制度,企业先进行申报、自行缴纳税款,海关排除安全准入风险后,货物可先予放行。


海关总署税收征管中心(上海)批量审核二组组长沈文磊表示,只要符合条件的货物都可以由计算机自动放行。放行以后,海关才进行税收征管要素的审核。



业内人士表示,海关取消了对货物的逐票审定,而是对税收风险实施前置风险分析和通关全过程的监管,将避免商家因为报关流程上的问题导致货物滞留港区。

市流通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汪亮表示:对企业而言大大节省了物流的成本,它不需要等待海关的检验而把货物压在库区。试点不仅效率提高了,而且企业的成本大大地降低了。



当然,企业自行申报、自行缴税的通关模式,对海关的事中、事后监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海关总署在上海设立了风险防控中心和税收征管中心,前者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安全准入风险分析和监控;后者对涉税要素实行批量审核。这两个中心都由海关总署直接管理。 除了税收征管模式的变化外,此次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未来还将打通各地海关的壁垒。货物到口岸后,企业可以在国内任何一个海关进行申报、缴税,通过海关的安全准入风险排查后,货物即可在口岸放行,真正实现"海关全国通"。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