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出种田能手 服务当好帮手

16.06.2015  10:53

 

浦东新区宣桥镇政府把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作为当前农业产业转型的重要抓手,大力鼓励与支持种田能手创办家庭农场。在精心培育创建家庭农场上,该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动担负起家庭农场组建和管理职能,倾力为家庭农场发展保驾护航。目前,该镇今年新办的10个家庭农场已经全面投入水稻秧苗移栽和蔬菜栽培工作。

深入村组广泛宣传

今年年初,浦东新区宣桥镇党委、镇政府抽调精兵强将,由镇农发公司组成工作小组,深入到季桥、腰路、张家桥、新安等村实地勘察流转土地,同村干部和村民进行广泛的交流沟通,在宣传创办家庭农场重要意义的同时,认真听取意见与建议,深入了解基层干部群众所思所想所盼。

创办发展家庭农场,针对广大满怀热情、跃跃欲试的村民,宣桥镇农发公司干部一方面予以积极支持和鼓励,另一方面对那些缺乏农业生产经验、只是为着享受家庭农场奖励政策而盲目报名的村民,认真做好《浦东新区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的宣传,引导广大村民增强对创办家庭农场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为推进家庭农场建设积聚正能量。

制定标准秉公办事

根据宣桥4个村流转土地总面积,该镇确定建立10个家庭农场。然而,村民们希望申请创办家庭农场的积极性高涨,仅张家桥村一个村就有29个家庭报名。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竞争成为必然,能否成功创建家庭农场,申办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要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宣桥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按照上级要求、本镇实际和宣桥镇家庭农场经营管理规则,精心起草了宣桥镇家庭农场经营者入围条件,并多次到镇政府和村里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农发公司经理石建芳还进村入户与村民交流,请群众评议制定的宣桥镇家庭农场入围条件,以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操作方法,推出的宣桥镇家庭农场入围条件,确保实施方案符合宣桥的实际,更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石建芳明确表示杜绝一切拉关系、打招呼,坚决做到秉公办事。

场主选优严格把关

在选拔家庭农场经营者的过程中,宣桥镇专门组建了以镇经济发展办公室牵头,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土地流转中心、农业服务中心以及村领导组成的评审小组,负责择优确定10个家庭农场经营者。

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许多村民在创建家庭农场这一新生事物面前,都表现出了积极参与的愿望,共计有近60个家庭争办,竞争可谓相当激烈。对此,评审组严格按照经营者的户籍地、年龄、务农经历等入围条件,严格把关进行层层筛选。4月13日,评审组还对争办家庭农场的村民进行了面试和审核。最终,周华平、乔水春等一批有志于家庭农场建设的种田能手脱颖而出,分别与农发公司签订了《宣桥镇家庭农场土地租赁协议》书,如愿以偿地成为宣桥镇首批农场主。坚持“三公”方式选拔家庭农场主,宣桥镇的做法得到了人们的充分肯定,也让参与竞争者感到心悦诚服。

全力以赴保驾护航

此次宣桥镇张家桥、腰路等4个村流转土地共有1260多亩,由于这些流转土地受到前阶段区域开发建设等因素影响,不仅地块零星分散不连片,而且部分田地内还种有苗木、存有废弃鱼塘,有的甚至还堆放有建筑垃圾和土方,这让原来对组建家庭农场信心十足的农场主们,见到土地实况后产生了畏难情绪。

镇农发公司积极落实措施,工作小组深入各村现场办公,会同村领导一起想办法解难题,为发展创办家庭农场扫清障碍,增强了农场主建设好家庭农场的信心。4月中旬,当农场主们认领土地后,一时水稻机插秧苗奇缺,而10个家庭农场今年机插秧面积达900多亩,又让农场主感到束手无策。针对仅有300亩机插秧苗远远无法满足需求的局面,为了确保农场机插秧苗的供给,一定要种足种好水稻,副镇长韩建明亲自出面,同镇经发办、农发公司和农业服务中心干部一道,落实补育机插秧苗的有效措施,终于克服各种困难,不误农时保证了生产。

情系农业勤耕耘,强化服务见成效。宣桥镇全力以赴为家庭农场发展保驾护航,积极解决家庭农场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记者 舒鉴明 通讯员 潘国民 陈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