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数据连年走低,原因出在哪里?

21.04.2021  06:14
2021 04/21 05:00 分享 返回

  民政部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结婚登记813.1万对,较2013年的1341.4万对减少了528.3万对。

   2020年结婚数据是继2019年跌破1000万对大关后,再次跌破900万对大关,也是自2003年以来的新低。 近些年6.6‰的结婚率也较2013年的9.92‰下降了3.32个千分点,逼近2002年时达到的最低值6.1‰。

  持续下滑的结婚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结婚对数和结婚率的下降趋势是否反映了中国青年的“去婚育化”倾向?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并加以有效应对?

   人口老龄化和不断推迟的结婚年龄

  结婚对数(一般是一年内在民政部门依法进行婚姻登记的结婚事件数据汇总结果)和粗结婚率(某年结婚对数与当年15岁及以上全部人口数之比)是反映一定时期结婚水平的常见指标。

  从人口统计学角度分析,结婚对数受到登记覆盖/执行率和婚龄人口基数两个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现实中的婚前同居现象造成的登记覆盖/执行率越低,数据显示的结婚对数就越少;另一方面,结婚对数与婚龄人口基数密切相关,特别是对于初婚时间而言。 当前我国20-39岁的初婚年龄人口基本上都是在推行“独生子女”政策的严格控制人口时期出生的,当时的出生队列规模相比较前后时期较小,导致如今进入婚龄的人口规模也较小 ,结婚对数自然呈现下降态势。

  结婚率指标既受到分子结婚对数的影响,还受到分母15岁及以上人口婚姻结构、年龄结构和结婚进度的影响,其中年龄结构和结婚进度发挥着主要作用。换言之, 年龄结构老化和结婚推迟是当前结婚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长期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普遍延长的必然结果,对结婚率的影响几乎不可避免。能否延缓结婚不断推迟的趋势,提升结婚率水平呢?

   高房价,996……持续升高的婚育门槛

  结婚推迟的原因可归纳为婚姻观念改变、受教育年限延长、生活压力大三类。婚姻观念的转变是导致结婚推迟甚至不婚的根本性因素。经典的婚姻交换理论认为,男女两性通过婚姻形式交换或补充各自的资源,获得相较单身更大的收益。随着现代化进程推进,婚姻不再是一部分人获得收入保障的唯一或更安全的途径;社会服务承接了家庭的多项功能,人们不仅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还获取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婚姻不再是必选项。受教育年限延长是推迟结婚的一个较为直接的影响因素,受教育年限越长,可能的结婚时间越晚。生活压力大包含多种要素,共同增加了青年人迈入婚姻的难度。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居高不下的住房价格、漂泊不定的租房体验、“996”的加班常态,共同构成了城市青年“苟且的生活现实”,在这样的生活现实下, 许多青年人没时间、没机会甚至没心情谈恋爱,更别提进入婚姻 ;而天价彩礼、县城买房等压力,则成为农村青年结婚的“拦路虎”。结婚推迟会加大不婚的风险,带来不良的社会经济后果。单身独居的青年缺乏婚姻的约束,生活作息可能更不规律,健康状况可能更差。 独居青年在自己居住的地方因突发疾病、忽遭意外等原因而死亡的“孤独死”现象已经出现并引起警觉 ,以往这一现象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结婚推迟会提升生育推迟的风险,增加因高龄生育而难产甚至不育的风险,已成为当前生育率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 未来可能还会面临更大的养老风险。

本文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宋健 责任编辑:顾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