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日记|有家人的地方,就有团圆

21.02.2018  10:02

  东方网记者章丛雨2月20日报道:在家乡常熟,年年除夕都是早早地到爷爷家贴春联,挂灯笼。厨房从下午两三点开始忙活,大家切冷盘,煮甜汤,烧血糯,都为着年夜饭上,颇具“仪式感”的那一次举杯。四方小院里,红火的,团聚的,好像这才是一次过得完满的春节。

  今年是我工作后的第一个春节,也是我们家第一个没有在家乡过的春节。当初询问爷爷奶奶的意见时,是带着试探的。因为过年,对于我们这个家来说,向来是要求苛刻的。除夕的年夜饭,初一去各家拜年,初二做春卷,成套的程序,从未有哪年落下过。离了家别了乡的春节,在老人那里,怕会少了滋味。没想到,爷爷奶奶都爽快点了头,于是我们一大家子定下了去广东顺德过年的行程。

图片说明:顺德一家商户门口张贴的启市公告

  年二十九晚上,飞机落地广州的时候,透着机上窗户似乎就能感知到不同于家乡的暖融融。一路到了顺德,已是夜半时分,空气里的热腾一点也没有要降下去的意思。从小到大的年,都是裹得暖和,点着炮竹过的。同是处在冬天,广东却是像江南春末或是初秋的样貌。妈妈不禁感叹道,竟能瞧见桂花与含笑花在同一个季节里对街开着争俏。年三十,走在顺德街头,鲜有商店开门,各户门口都贴着闭市与启市的告示。第一次大年夜被二月中旬的太阳烤得恨不得穿起夏季的衣服来。起初,我担心会少了年味。后来才知道,这担心一点也没必有。

图片说明:过年,广东人都会去花市购买鲜花带回家

图片说明:大年夜,顺德当地热闹的水产市场

  每年都要忙活上足足半天的年夜饭,今年则是在顺德一个当地菜馆的花园里吃的。我们去得早,冷冷清清,没什么客人。姑妈说,穿着短袖吃年夜饭,也算是别样的体验。举杯共贺新年好的时候,我悄声问爷爷,换个地方过年会不会没意思。爷爷说,一家人在一起,就有意思。谈笑着快吃完饭,客人才开始熙攘着涌入不大的花园里,一时间热热闹闹的。长辈们绕了几个桌子发红包,小辈们围坐在一起聊着趣事。离开的出租车上,司机说当地人吃饭时间都很晚,像我们一家子七点多吃完,有的宴席还没开始。但我想,爷爷往年除夕,从下午就开始守着电视机,从《一年又一年》到春晚正式开始。就算换了个城市过年,还是要陪爷爷看春晚,一分钟都不好错过。

  第二天,大年初一的上午。顺德的清晖园里,满满当当地挤着吃过早茶的居民和游客们。10点,醒狮贺岁表演敲响了新春的锣鼓。醒狮队的队员们一个个精彩的腾跃,博得男女老少们的声声喝彩。表演最后,醒狮巡园,小朋友们就跟在队伍的后头,开心得叫啊跑的。脆嫩的笑声,给这个古老的园林,平添出新味来。

图片说明:大年初一,清晖园里的醒狮表演

  初四回到家乡常熟,空气里的潮湿和冰凉凉,让我恨不得想回头扎进南方的温润里。

  第一次,不在家乡过得年,家里人都挺是满意。省去大年夜的复杂和忙忙叨叨,这样的过年方式我猜着说不定还能延续下去。因为,有家人的地方,就有团圆。无论周遭,是熟悉抑或陌生,我们都能相聚,都能祝福,都能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