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治疗手段五花八门 有人花数万元矫正未能摘镜

08.11.2018  15:53

  原标题:花数万元矫正近视未必能“轻松摘镜

  成都市民熊女士的儿子今年9岁,上学期开学后发现看黑板有点模糊、眼睛容易疲劳,她带孩子去了一家近视矫正机构治疗,按摩、中医理疗、转动眼球练习等各种“恢复训练”进行了半年,到医院一查,孩子已是近300度的真性近视。

  “60天轻松摘镜”治疗方法五花八门

  记者在重庆南开中学附近发现,不到500米的范围内就有6家近视矫正机构,分别冠以视力恢复中心、视力养护中心、视力提升中心等名号。

  下午放学时间,记者走进其中一家机构,里面坐着附近学校十多个正在做视力矫正训练的学生。一位店员在未了解孩子近视度数、真假近视等信息的情况下拿出一款视力训练仪大力推销:“这是我们的二代产品,采用最新高科技,保证管用。”仪器的包装显示,该产品由“权威科研人员潜心研制出航空眼锻炼技术”“可有效恢复青少年视力”。

  市场上,“60天轻松摘镜”“按摩一个疗程,让你视力快速恢复”“专属高效仪器训练,近视恢复不再困难”等机构和产品的宣传让人眼花缭乱,各类治疗方法更是五花八门,包括针灸、烟熏、理疗、佩戴电疗仪等。

  矫正视力的整个疗程通常价格不菲。成都一家矫正中心称,如果想让孩子摆脱近视,至少需2至3个疗程的按摩,每个疗程3个月,总花费近2万元。

  此外,矫正产品价格混乱。在重庆三峡广场附近的一家视力恢复体验中心,一款视力恢复仪“全国统一零售价3580元”。就在300米外的另一家视力矫正中心,完全相同的仪器换了包装后定价变成了1480元。而在淘宝上,同款视力恢复仪的价格在100多元到800元不等。

  机构缺乏诊疗资质检查结果可人为操作

  多位眼科医生介绍,近视分为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假性近视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药物辅助治疗等方式部分提升甚至恢复到原来视力水平。而一旦被确诊为真性近视,则属于“不可逆”。福州东南眼科医院副院长夏江胜表示,所谓“根治真性近视”“降低真性近视度数”等说法不符合医学常识。

  业内人士介绍,近视矫正属于眼科诊疗范围,正规眼科诊疗机构除了需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营业执照,还应获得卫生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相关从业人员也应掌握相应的视光专业知识。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视力矫正机构只是在工商登记注册,缺少诊疗资质和专业人员。“我们只是卖按摩产品,又不是医院,不需要眼科医生。”成都一家近视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说。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有的机构视力检查暗藏猫腻。孩子初来检查时,工作人员故意把视力表缩小或加大检查距离,让检查结果不那么“好看”。等孩子治疗后再次检查时,把视力表的距离拉近,或者允许孩子眯着眼睛反复多次辨认,制造出近视明显减轻的假象。

  提高矫治人员资质门槛联合监管执法须加强

  目前,一些矫正机构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重庆爱尔眼科医院副主任医师任仕为说,人社部门规定,眼镜验光员需要取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持证上岗,但这主要适用于眼镜店的验光配镜人员,对从事视力矫正诊疗的人员应该制定更高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工商部门一般负责机构的注册经营、广告宣传等,医疗执业许可、从业人员资质和医疗器械准入则分别由卫生、人社和食药监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各管一块,一些不正规的机构如果便容易脱离监管视野。

  专家建议,工商、卫生和食药监等相关部门应联合加强执法,明确视力矫正机构的行业标准,依法查处不规范宣传和违规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