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运量71路节后首个工作日客流平稳 真正考验在元宵节后

04.02.2017  15:39

原标题:中运量71路真正考验在元宵节以后

  

  2月3日,中运量71路迎来首个工作日,和前两天相比,乘客少了,排队的人少了。晨报记者 殷立勤

  昨天,延安路中运量71路迎来节后首个工作日。与2月1日线路开通首日的火爆场景相比,当天基本保持客流平稳,车厢宽松,行驶顺畅。为应对上下班高峰客流,运营方出动了全部65辆配车。不少上班族仍在休假,以致于客流数量尚未攀升至最高点,未给运营造成较大压力,真正考验将在元宵节以后。

  开通首日的2月1日,记者发现部分车站的自动扶梯未有开通、乘务员尚未配备手持式POS机、车厢张贴站级显示图不够等等,这些问题已有改善。昨天,与天桥互通的车站启用了所有的自动扶梯。车厢的车站信息告知也有所增加。为了方便乘客刷卡,乘务员即将配备手持式POS机,近期就将到位。

  昨天上午8点40分,记者来到71路外滩终点站。开通首日乘客长龙蜿蜒的一幕荡然无存,仅有20多位乘客在排队。发车后,三分之一的座椅虚位以待。前来观光“尝鲜”的中老年乘客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多为年轻上班族。

   [车速]

  记者:感觉与原来差不多

  “我们今天将65辆配车全部投入运营,希望能让节后第一天上班的乘客有比较好的出车环境。今天客流比较平稳,车厢不拥挤了。”女乘务员说。

  当时,记者透过车窗观察延安路,发现并没有因一条车道被中运量占用而出现社会车辆的拥挤,车流行驶都很顺畅,且仍有公交02路等其他公交线在开行。

  从外滩终点站到凯旋路站,一共14座车站,昨天上午的开行时间为40分钟。以前的71路,记者也曾特意测试过,从外滩站到凯旋路站,路径与新71路相同,开行时间35分钟。新71路在行驶速度上好像比原71路稍慢,不过从外滩站到凯旋路站,老71路有12座车站,而新71路设14座车站,比老71路多了两座车站,相应增加了上下客的停留时间。由此估测,原71路与新71路在市区中心的行驶时间大致相同。

  乘客:觉得车速不够快

  一位乘客对记者说,与地铁相比,乘坐中运量的出行时间成本还是偏高。他说:“我以前是10号线换12号线上班,今天特意来试一试中运量,路上时间较长。虽有专用道,但有很多红灯制约,车速开不快,今后还是考虑乘坐地铁,虽然地铁要换乘。

  “我就觉得中运量车速不够快,速度拉不出。”一位乘客表示。这样的感觉在进入市中心后更加明显。车行至凯旋路后,交叉口开始密集起来,几乎是一个接一个:定西路、番禺路、江苏路、镇宁路、华山路、常德路、成都北路、西藏中路等,这些道口的南北向也是车水马龙,东西向71路不时会遇到红灯。经过这些路段,乘客最容易感到车速缓慢。

  交警:“优先”是相对的

  市交警总队路设处副处长肖滨不久前曾表示,为中运量特设信号灯,要考虑到沿线社会车辆的通行状况以及相交路口的交通状况。因为延安路毕竟是上海东西向的一条主干道,沿线交叉路段有车辆密集处,“此外,在信号优先之时,还要考虑到行人及非机动车的过街情况,因此,中运量‘优先’是一个相对的优先,要兼顾各方情况。

  另外,驾驶员也不敢轻易加速行驶。专用道仅3米多的宽度,相对狭窄,紧贴着社会车辆,还要避免车顶的小辫子出现故障,必须安全驾驶为先;车辆也是新的,熟练掌控也有适应过程,需倍加小心。凡此种种,都掣肘了车辆速度的提升。

   [成本]

  出行费用没有变化

  上班族小沈说:“我发现新71路车子平稳舒适,而且有座位,很不错。”她住在天山路,每天要乘坐71路到华东医院上班。新71路车站距离她家较近,她说次日还会来。

  从延安西路到虹桥一线是公交车稀缺点,现在有中运量开通,方便了这一区域市民的出行。此外,对市民来说,车费成本的考虑也是重点。新71路开通后,家住天山路一带的市民,门口的老71路撤销了,需要乘坐其他公交线去换乘新71路,其中主要依靠新辟的1250路。

  在1250路终点站延安路凯旋路站,一位乘客说,她从双流路站乘车过来,想去新71路凯旋路站换乘,“1250路的车费为1元,换乘2元票价的新71路可优惠1元,总车费是2元,和以前在家门口乘71路的车费一样。

   [体力]

  步行换乘有点吃力

  对部分乘客来说,换乘费用没有增加,体力及时间成本有所上升。“我本来乘坐公交很方便,有好几条线路可选择,现在只能乘坐中运量。平时在天山路,只要上71路就能到外滩,现在还得转换,不方便了。”一位乘客抱怨说。

  记者发现,乘坐1250路到凯旋路站,然后步行去到新71路凯旋路站换乘,两座车站相距大约400米至500米,要步行近5分钟左右才能抵达,且要上到天桥再进站,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有点吃力。

  此外,1250路的发车间隔时间也需缩短。该线低谷时段要20分钟,高峰时段10分钟,如果路上行驶不畅,乘客等候时间还会加长。因此,如何将衔接换乘服务做得更好,也是运营方需要考虑的。

  为避免步行换乘的麻烦,地铁重新进入乘客的考虑范围。在天山路、娄山关路口,一位乘客对记者说,他家住天山二村,以前到城隍庙去,只要乘上71路到外滩步行过去即可,现在乘坐新71路要增加换乘环节,“我决定改乘对面的2号线,到南京东路站换10号线到城隍庙,4元钱的车费。虽然车费增加,但乘地铁爽快。

  老乘客一不注意也会“吃药

  由于新71路分区间车和全线车,乘客在排队上车时所站的位置有讲究。

  全线车为18米巨龙车,前、后门上车,中门下车;12米长的区间车为前门上车,后门下车。由于站台较长,前后有两辆车的停靠长度,有的乘客排队的位置在后方停靠点,而车辆进站后是停在最前面的停靠点上。看到车辆停在远处,大家赶快蜂拥着冲过去,一时间上车秩序有点乱。乘务员提醒乘客:排队候车的位置要尽量选择前方的屏蔽门前。

  还有,区间车的西向的终点站黄陂北路站,与全线车的黄陂北路站虽然是同样的站名,却不是同一个停靠点。区间车的黄陂北路站位于武胜路,要从延安路上左拐进入,事先不了解情况的有乘客为此而“吃药”。

  乘客袁先生要到黄陂北路去换455路,以为到黄陂北路站下车后走过去很近。昨天他碰巧坐上了区间车,可是车行至延安路黄陂北路站却不停车,而是左转弯到黄陂北路,再右拐至武胜路上停靠。原来,先前经过的黄陂北路站是全线车停靠的站点,不是区间车的。袁先生一时傻了眼。

  记者问及区间车与全线车的黄陂北路站为何不同站?运营方解释说,这是客观条件制约所致。区间车终点站既要停靠又要发车掉头,但由于全线车的黄陂北路站的地面空间有限,车辆周转不便,区间线黄陂北路终点站只好设在武胜路上。

  乘客下车需注意,避免踏空

  车厢内,女乘务员的专用座位设在中门处,身前没有工作台,也没有其他标志。一旦乘务员离开座位,就会有不知情的乘客“乘虚而入”占据乘务员的专座。记者昨天就看到两次这样的情况。

  当时,乘务员正在前车厢去搀扶一位老年女乘客,并且与乘客说着什么。稍顷,一位中年女乘客坐到了乘务员的座位上。记者提醒她这是售票员专座,女乘客连忙站起:“噢,不好意思,我不知道。

  车厢内,语音系统不时播报:“乘客上下车请注意,避免踏空。”记者曾经报道的车厢地板与站台地面之间的缝隙较大问题引起了注意。驾驶员表示,开车进站时尽量靠拢站台停车以缩小缝隙,这在技术上不是一件难事,不过有的车站地面向前延伸后有些弧度,如果太贴紧站台,车辆启动开行时会有问题,因此不敢太贴紧。

  驾驶员还反映,在专用道上最担心前方会突然出现乱穿马路的人。高架下有不少草泥地,很多地方没有隔离设施,有人从这些地方横穿出来过马路,驾驶员猝不及防,很难加以规避。同时,驾驶员视线有时会被高架桥墩所遮蔽,一旦前方突然闪出人来,刹车都来不及。为此,驾驶员吁请市民切莫乱穿高架桥下,同时在草地区域能有围挡设施,以阻止乱穿马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