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中运量公交沿线装专用信号灯 明年初试运营

15.11.2016  13:05

  

  年末将至,市民关注的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线建设进入最后冲刺。根据目前进度,全线可以确保明年初计划投入试运行。

  线路一共有58个路口将配备专用信号灯,目前已有部分现身,其黄色外观格外醒目,它们将专门为中运量公交车的优先通行提供方便,下月有望联调联试。

   五座车站连自动电梯

  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线的西藏南路站、华山路站、江苏路站、凯旋路站、外环路站这五座车站有高架自动电梯连接。近日,西藏中路站已经在安装人行扶梯和自动电梯,两座电梯并排设置,人行扶梯早已到位,自动电梯近日雏形初现。

  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的终点站将是申昆路站,它也是中运量公交的停车场和维保场所,可供80到90辆中运量公交车停靠和充电。据施工方介绍,中运量在建的25座车站的土建结构已经顺利完成,车站装饰正在进行中,设备安装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显示屏预告来车时间

  与人们常见的路侧式公交专用道不同,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线采用路中式公交专用道,利用高架下的中央分隔带设置车站。昨天,记者来到在建的茂名路站,它位于延安路与茂名路交叉口的东侧。车站虽未竣工,但主要设施已看得真切。其中灰色的地砖及盲道已铺设到位;乘客上下车位置的安全门也已竖立起来;木质材料做成的咖啡色长排候车座椅也有部分完成设置。站台内的高处位置还有监控探头。

  “就像地铁车站上显示屏可以预告下一班车何时到达一样,车站的电子显示屏也有这样的功能,并且配有广播系统。”负责车站建设的石经理说。

   车辆停稳安全门开启

  在建的茂名北路站整体长103米,宽7.1米。市民可以通过路口人行通道直接到达车站。站内左右两侧各有上行和下行线的停靠点,分别可以停靠两辆18米长的双源无轨电车。车辆停站以后,安全门(移动门)将自动开启以方便乘客上车。茂名北路站是延安路沿线的25个车站中施工进度最快的车站,不过作为一个样板车站,还有待完全建成后进一步认证。

   专用信号灯保障通行

  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线西起沪青平公路,东至延安东路,总长17.5公里,设置25组车站(含申昆路、外滩首末站)。“几次开车经过,都抬头看到了这种黄色的灯,不知道派啥用场。”昨天,在华山路、延安路路口,有市民表示。原来,这是为延安路中运量公交车专设的信号灯。明年通车后,58个路口都将依靠此信号灯及智能系统,实现公交优先快速通行。

  建设者告知,专用信号灯的红绿灯时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智能化自我调整。不同的路口会有配套的公交优先策略,来保障中运量公交能够快速通过准时到达。比如,当感应到一辆中运量公交即将通过路口时,信号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本着公交优先的原则,可能会适当延长绿灯时间,让在远处的中运量公交车顺利通过,从而提高公交效率。目前常规公交在延安路公交专用道上的平均车速是12公里/小时,中运量公交的运营车速预计达20公里/小时,全程约18公里的路线,单程需要45分钟左右。

   [新闻链接]

  莘庄南广场周六起人行天桥改道通行

  晨报记者钟晖报道为了配合莘庄上盖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地铁莘庄站南广场人行天桥计划本周六起改道通行。目前天桥上下行楼梯旁,已新辟一座全新的钢结构天桥长通道,乘客或要多走100多米进出。届时每天约10万乘客改道通行。

  莘庄站于1996年12月正式启用,这座标志性建筑已陪伴乘客走过20年。地铁莘庄站站务员说,配合莘庄上盖综合体施工,将分2个阶段实施天桥改道后客流走行调整方案。新建的天桥第一阶段将只开放天桥二层桥面,待老天桥自动扶梯、楼梯等拆除移位后,第二阶段12月将开启桥下地面通道,更好地分流进出站乘客,避免对冲。

  目前,莘庄地区相关部门也在对莘朱路及仲盛广场周边非机动车停靠等进行调整,将更方便乘客改道后从南广场进出莘庄站。建成后,莘庄地铁站将拥有地铁、铁路、公交多线换乘枢纽和商业、商务、住宅的大型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