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交“蹭客”转投公交车 “问题证”五花八门

02.11.2015  10:07

  乘车不买票,叫一声“场里的”,晃一下盲人证、残疾军人证……

  日前,轨交运营方发布新规,拟制订将那些持假证者、冒用敬老卡者和钻爬闸机逃票者的“真容”公布于众。这一措施尚未正式推出,已显震慑力。近期相继有市民向本报反映,此消彼长,如今“蹭客”转投公交车的现象明显多了起来。

   场里的”多了起来

  955路公交车驾驶员高先生反映:“最近无票‘蹭客’比以前多了不少,一个单程,碰到三四个算少的。

  日前,记者在济阳路三林路乘上驶往上海火车站的955路车。行驶不到10分钟,在上南路海阳路站上来一名40多岁的女乘客,她一不投币二不刷卡,说了声“场里的”,便径直往车厢中部走去。当车到上南路德州路站时,驾驶员轻声说,“这个站‘场里的’特别多”。果然,这站一下子又上来了4名“场里的”。高先生表示,该站靠近轨交8号线,这些“蹭客”以前都乘地铁去浦西,现在全部转“”公交车。

   问题证”五花八门

  与“”轨交明显不同的是,公交车上冒用敬老卡的现象并不突出,原因是驾驶员会监督刷卡或投币。但记者调查发现,使用问题证件的“蹭客”依然大有人在。

  记者从浦东上南公交检查大队了解到,今年7至9月,共查获利用各类五花八门的问题证件达150起,数量之多,令人咋舌。这些问题证件主要是残疾军人证、烈士家属证和盲人证等。

  在轨交线上,不少“蹭客”钻、跨闸机,以逃避检查验票,而在公交车上,这些“蹭客”也是蛮拼的。43路公交车几位驾驶员反映,有一名年约50岁的妇女,经常从海潮路上车,大兴街下车,手持一张残疾军人证,在驾驶员眼前一晃就往里走。一位认识这名“残疾军人”的老先生说,她是附近一大楼里的保姆。

  64路公交车驾驶员王女士说,前些天下午,公交车开到跨龙路时,上来5个男青年,当她提醒买票时,他们齐刷刷地亮出5本残疾军人证,非但不买票,还瞟去一阵白眼。王女士明知对方有假,但也无可奈何。

  近日,218路大兴街终点站,上来一名年约40岁的女乘客,直接往车厢里走。驾驶员叶师傅问:“你怎么不刷卡?”她理直气壮地说“场里的。”叶师傅问她什么单位的?她回了一句“公交总公司教育科”,叶师傅暗自好笑:现在哪有公交总公司。最后女乘客自知理亏说“我有事,不乘了”。

  18路驾驶员沈女士告诉记者一件啼笑皆非的事。国庆节那天,淮海中路站上来一名戴墨镜的长发女子,慢吞吞上车,拿出一张盲人乘车证。沈女士马上动员乘客为其让座。她只坐了两站,便在北京东路下了车。奇怪的是,只见她摘下墨镜,毫无顾忌地快速穿过车流,走到了马路对面。

   蹭车”客谁来管管

  据了解,近期公交车上“蹭客”增多,与轨交拟严查并曝光“真容”措施有关。

  按照有关条例,持离休干部证、残疾军人证、革命烈士家属证和盲人乘车证,以及70岁以上的本市老年人,可以凭相关证件免费乘坐轨交和公交(特殊线路除外)、在职公交企业员工持带芯片的工作证可刷卡免费乘车。

  针对公交车多如牛毛的问题证件,仅仅靠驾驶员识别监管,显得力不从心。17路驾驶员方女士告诉记者,一次,一名女乘客用一张粉红色“大众退休证”乘车,她提出质疑时,恼羞成怒的女乘客一把拉住她的头发,被其他乘客拉开。幸好车还未启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不少公交司售人员呼吁,有关部门要加大公交车上问题证件的查处力度,形成地铁、公交联手打击力量。有识之士建议,不妨可在交通行政执法部门中增加检查队伍;公交企业也可建立票务稽查队伍;针对“蹭车”行为应有惩罚措施。

   【编辑后】

  免费乘坐轨交和公交车,刷卡时读卡器会报出各种不同名称,比如:公交职工的“员工卡”,70岁以上老年人的“敬老卡”。既然读卡器有语音功能,那么有关部门可否借鉴“敬老卡”的模式,把“残疾军人证、革命烈士家属证和盲人乘车证”等各类可以享受免费乘车的特殊证件,统一做成带芯片的卡片,名称可以分门别类,按不同需求设置。这样可从源头上遏制假冒证件“蹭车”乱象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