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固定车位者物业不可拒开证明 公共车位鼓励第三方提供服务

10.04.2015  11:43

  东方网4月10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买了新能源车,却无法在小区里装自用充电桩,爱车要么闲置,要么“吃油”,要么像无头苍蝇似的四处找地方充电……装根充电桩,怎么就那么难?记者昨日从市政协“加快本市新能源车的推广运用”重点协商办理提案会上了解到,上海即将出台关于新能源车充电桩进小区的规定。据透露,今后凡是居民在小区有固定或长包车位,物业不可拒绝出具充电桩安装证明;而对于无固定车位的小区,上海则将鼓励第三方提供服务,充电服务价格上限为每度电1.6元。

  据了解,去年本市新能源车在公交、公务、物流等领域共推广10886辆,同比增长18.7倍,其中私人用户约占70%。但是,去年共建设各类公共、专用充电桩约2100个,电力公司私人报桩接电数只有1636个。

  新能源车的构想本是“极好的”,车主晚上回到家休息,将车停在自家车位上充电,花上几个小时,翌日出门充电完毕。最近几个月上海牌照一牌难求,不少市民转而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不仅能得到一大笔补贴,而且还可以免费获得一张上海牌照,但是,市民购买了新能源车要获取专用牌,必须首先要安装充电桩,不少车主提出的安装要求,却被物业“合理拒绝”,充电桩迈不过这进门的“最后一道槛”,新能源车的推广遭遇了瓶颈。

  对此,物业往往也有苦难言,不少小区正规车位只有几十个,每天停放的车次却达近百辆。如果给车主装了,以后再有其他居民也买新能源车,车位该如何分配?另外,即使车主有固定车位,毕竟也是在公共区域,充电桩如果带来安全隐患,责任谁来承担?

  无法走正规途径安装充电桩,不少新能源车的车主只得“飞线”,即从家里拉出电线到车旁充电。哪怕住在高层,也有车主往楼下拖出好几个接线板充电。还有人私自从物业电箱里拉出电线,既不美观又不安全。

  如何破除私人充电桩进小区的难题?在昨日的提案会上,市发改委、交通委相关负责人均表示,上海已经拟定了相关管理办法,不日即将对外公布执行。记者了解到,根据该办法,对在小区内有固定或长包车位的车主,物业对其充电桩的安装申请不得设置障碍;而对于公共车位的车主,则考虑通过市场手段,鼓励第三方企业进驻提供充电服务,但服务价格的上限不得超过每度电1.6元。除此之外,充电桩的配置将被考虑列入新能源车的售后服务之中,企业必须确定车主能安装充电桩,才可以与其签订销售合同,从而不会出现4S店只管卖车,车主买回家后却充电无门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