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身边的小河(十二)——黑臭小河治理进行时

15.09.2015  12:03



小河治理是上海新一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一项重中之重。今年世界环境日时,上海首次对市民遴选出的百条小河进行水质调查,对于首批24条市民整治呼声最为强烈的黑臭河道,市环保局已公布了"一河一策"治理方案。一些重污染区域属地政府,还自我加压,排摸出了更多黑臭河道加以整治。整治的成效究竟如何?我们离消灭黑臭还有多远?


浦东新场镇祝桥村的祝家浜是上"黑榜"的河道之一。3月底,记者在此采访时,简直不能呼吸。今天旧地重访,情况已大为好转,不仅没有异味,河面上厚厚的漂浮物也不见了。

村民: 希望越来越好,保持干净的水,看着也舒服。


今年一季度,市环境监察支队现场检查时发现,因村民生活污水乱排放和周边养猪场废水直排,祝家浜污染严重。在被通报批评后,新场镇政府制定出治理计划,不仅人工疏浚河道,还对全村实施截污纳管。


蔡一新 新场镇祝桥村书记: 下面一个大池,分几道,好几道,都截污纳管以后都到这里来了。这个临时的地区处理站,下盐公路通了后,接入市政管网,等于不对周边河道污染一点污染没有了。



方俊强 上海中意养殖场负责人: 生活用水全部纳管,养殖场废水全部做沉淀,四级分离,已经全部做好了,这是湿的,干的堆在房子里,还田。湿的水会自己分解。



今天,环境监测人员再次对祝家浜水体进行采样,结果显示,评价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指标溶解氧,已大于每升2微克。


记者: 可以说已经告别黑臭了吗?

宋钊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检测人员: 四类到五类之间,从目前这个情况说应该可以说是。


像这样经过整治,正慢慢摘掉黑臭帽子的污染河道,在全市还有不少,但突击整治不难,要巩固成果却并不容易。青浦区徐泾镇的骑龙港是今年辖区自己排摸出来,并列入整治计划的一条黑臭河道。此前,因两岸住户、饭店众多,且长期没有截污纳管,骑龙港污染一直很严重。


后来,徐泾镇花了很大力气,拆除了两岸8000多平米违建,并启动了河道疏浚和截污纳管工程,日常还不时派人打捞垃圾。然而,屡禁不绝的偷排,还是让辛苦整治的成果大打折扣。

记者: 现在是大晴天但是河道边雨水口,为什么依旧是源源不断地往河道排放污水呢?
孟智奇 市环保局水处: 应该是不可以排的,会有影响,如果它出来的水不是雨水。


记者: 以前看到过这个管子吗?

周边居民: 过去也看到过,不知道这个管子派什么用,不知道哪里来的。

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对雨水口的排水进行了采样,结果显示,那可能不是雨水。再顺藤摸瓜寻找排污源,竟是临河的徐泾菜市场。

记者: 为什么排放污水呢?

徐泾菜市场负责人: 我叫他们马上停下(排放)。

记者: 会对河污染你知道吗?

徐泾菜市场负责人: 知道。

记者: 知道污染就不应该排呀?

徐泾菜市场负责人: 对,我们已经给他们(商家)发了整改通知书了

记者: 区里跟你说过叫你不排污水吗?

徐泾菜市场负责人: 说过。

徐庆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水和环境监测室: 河道的问题主要反映在河道里,但是源主要在陆上,所以河道要好的话,河道是它要流通,(污染)源肯定是要截断的。

镇政府表示,下阶段,它们会加快截污纳管工程进度,并加大对偷排的处罚力度。

金彪 徐泾镇副镇长: 环保部门我们一起结合加强整治,在施工过程中这段时间我们如果发现这样的情况,我们马上要(禁止),环保部门可能按照环保处罚要求去整改。


2014年上海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上海主要河流断面水质中,劣V类占比接近50%。自2000年开展水环境治理以来,全市大江大河水质已总体稳定,但中小河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市环保局表示,未来三年,小河道治理,将成为环保行动的重中之重,而乡镇政府是治污的直接责任人。

上海全市约有河道2.6万余条,大部分是小河,且大体上存在管理不到位、水质变差的情况。如果没有长效机制,不能加强环境执法,那么再大的投入、再强的整治力度,恐怕都只能管小河一时清澈。正在制定中的《上海清洁水行动计划》将于11月左右出台。上海的"水十条"将比国家的要求更高、更严格,2017年底前上海要基本消除黑臭水体,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共同来实现。


(上海电视台记者 韩琼报道)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