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疾步稳,迈向“新工科”

08.05.2018  22:15
      智能建造、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海洋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近日,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我校新增10个本科专业,其中7个专业与“新工科”相关,计划自今年起开始招收本科生。我校是今年获批“智能建造”专业的唯一高校,是获批“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4所高校中唯一一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新工科’与其说是专业建设,不如说是一次工科教育领域的观念更新、教学内容及组织体系的再造过程。”我校本科生院院长黄一如教授说,为此,学校对“新工科”专业进行了全面规划,把着力点落在内涵建设上,以期在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进程中,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以新技术、新产业为特征的新经济呼唤“新工科”,作为传统工科优势高校的同济大学直面时代挑战、主动谋划,将“新工科”建设纳入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方案中,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入手,蹄疾步稳、扎实系统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力求将“新工科”建设做实做细、求质求效,以加快培养一批新兴领域的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新增+改造”,整体规划建设同济“新工科”专业
      “我国建筑业正在向现代工业化转型升级,‘智能建造’是重要方向。我们要和建筑产业融合,加快培养面向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卓越土木工程人才。”在4月27日我校举办的一流人才培养研讨会之“新工科”分论坛会上,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赵宪忠教授分享了“面向新工科的智能建造专业建设构想”。
      新一轮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扑面而来,如何积极应对?既立足于同济百余年深厚的工程教育积淀、传统工科特色、综合性大学多学科资源,又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同济“新工科”专业建设实行“两条腿”走路:新增新兴工科专业+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
      “智能建造”技术涉及学科多、跨度大,我校“智能建造”专业将以土木工程为核心,结合建筑与城市规划、机械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与管理科学等学科共同建设。
      传统制造业同样面临转型升级,新增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顺应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产物,将融合机械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和工业工程类五大类学科群,聚焦于培养引领国家未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系统集成级高级工程人才。





国内首个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2014年10月于同济落成)
      新增的“海洋技术”专业,其前身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为满足当前我国对海底长期科学观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同济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的建设为重要契机,“海洋技术”专业将以“海底科学+技术”为培养特色,充分利用引进的高水平工程技术研究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培养既具备海洋科学知识,又掌握信息、机械工程和电子控制技术等相关知识的新型人才,将其打造成为在海洋传感探测技术、海底组网技术、海底接驳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等方面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和先进技术中心。



      新增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致力于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大数据产业培养紧缺人才。“车辆工程(四年制)”专业是对原车辆工程(五年制中“轨道交通”方向)专业的革新,着力培养宽口径、交叉复合、国际化的轨道交通装备工程人才。“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由材料学院联合汽车学院共建,基于“材料—汽车—新能源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年的探索,将实现新材料、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深度学科交叉融合。       同济大学微电子学院、同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新兴机构的成立,为新工科专业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建设首批近百门交叉课程,推进“新工科”落地于“课程
      一门名为“构筑梦想家园”的课程,负责人是土木工程学院赵宪忠教授,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李峥嵘、卞永明两位教授为课程共同负责人;以软件学院张晨曦教授为负责人的“地学大数据原理与应用”,两位课程共同负责人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黄翔峰教授、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童小华教授……
      “实行多学科融合交叉,培养新兴产业急需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是新工科最基本的内涵之一。”本科生院副院长吴志军教授介绍,学校将“新工科”建设落地于教学最基本的单元——“课程”,直接呈现于课堂教学中。
      从课程入手,学校鼓励教师打破固有学科专业壁垒,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部和学院联合开设本科交叉课程,实现文理工相互交叉、渗透。学校明确要求,每个本科专业至少要推出一门以该专业为主导的交叉课程。还特别鼓励依托学科交叉类的科研团队,开设本科交叉课程。由责任心强、教学受学生欢迎的一名或多名教师担任交叉课程共同负责人,共同组建跨单位联合授课团队,共同制定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
      去年9月、今年3月,共有27个学院申报建设96门本科生交叉课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创新创业学院有8门交叉课程入选,包括与设计创意学院共建的“设计思维与创新创业”、与电信学院共建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前沿”、与建筑城规学院共建的“绿色可持续的城市与建筑创新”等,以推进“创新创业+新工科”融合交叉,探索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
      “学校将分次分批推进本科交叉课程的建设,希望经过几年的建设探索,初步构建同济大学交叉课程体系。”吴志军说,学校已明确提出,在新工科的专业课程中,交叉课程不得少于总课程的三分之一。
      为激发教师们的热情和积极性,学校还设立专门的“教学促进津贴”,对学生评教好、督导评价高、教学效果显著的交叉课程给予资助,并提高交叉课程教师的授课津贴标准。
      首批96门交叉课程将何时进入本科生课堂?记者了解到,这些课程将伴随2018年本科生培养方案改革,在2018级本科生培养方案中予以体现。
      做好顶层设计,新工科研究成果直接支撑建设实践
      近日,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名单揭晓,同济大学牵头的5个项目名列其中,包括“综合改革类”项目2项、“专业改革类”项目3项。
      我校获批立项的5个研究与实践项目覆盖了校级和院级层面,涵盖了我校当前在新工科方面所做的改革探索。其中,既有对传统工科专业如何改造升级的思考,也有对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探究,还有教学质量保障专家聚焦新工科专业的评价体系,希冀为“新工科”建设保驾护航。
      “新工科”研究及其成果,将为同济“新工科”建设提供直接有力的支撑。“新工科”专业如何打造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常务副校长伍江教授负责的项目探究的正是这一问题。项目提出,“将构建跨学科支撑平台、学科交融课程体系及跨学科教学团队,形成全链条设计、体现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将首先体现于同济智能建造、智能制造及新能源材料专业群的建设中,并最终形成适用于全校及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交叉融合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对传统工科专业培养体系进行改造升级?项目负责人、本科生院院长黄一如教授介绍,“我们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在可持续城市、绿色建筑、智慧交通、生态人居环境、信息技术等领域,重点加强对现有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升级,打造高新技术与现有工科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深度融合的新型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

智能建造专业背景
      对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进行评价?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李亚东教授负责的项目,将针对新工科专业的设置、建设、发展不同阶段,按照三类主体(学校、行业、国家)、三类标准(校标、行标、国标)创设三种评价模式(准入评估、质量审核、国家认证),形成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
      拿土木工程专业来说,如何对面向新工科建设的土木类专业进行评价?如何面向新业态需求,培养“土木工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土木工程学院陈以一教授、李国强教授分别负责的两项目,将探寻答案。
      “基于对新工科建设的内涵及意义的认识,我校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新工科’建设,既注重顶层设计,逐渐调整和改善专业结构,充实专业内涵,也强调课程建设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交叉课程建设,实现课程内容从‘物理反应’向‘化学反应’的过渡。”黄一如教授总结道。
      “我校近年来推出的一系列以强化数理、学科交叉、国际交流、创新创业等为特色的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创新探索,正逐渐显现成效,成为同济人才培养改革的试验样本。其中一些成功的经验做法将复制、推广到同济新工科的后续建设中。”他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