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陶飞亚:从知青到教授的人生之路—访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陶飞亚

25.05.2015  15:30

真正的智者,必然已越千山,已走万里,心中已千帆过尽,方能练就“笑看过往,坦对将来”的境界。陶飞亚教授就是这样一位智者,年龄除了是一个数字,更代表一份厚重的经历。

陶飞亚,男,上海嘉定人,1951年9月26日生于山东益都,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导,原上海大学文学院执行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上海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义和团研究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宗教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基督教史,义和团运动史及在华传教运动与美国社会等。

我有两种经历:“土插队”和“洋插队

我有两种经历:‘土插队’和‘洋插队’”,这是时年64岁的陶飞亚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总结。

1968年,为响应当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陶飞亚下放到上海郊县嘉定农村插队,而这一待就是10年,陶飞亚教授把这份经历笑称为“土插队”。 10年的下乡经历此刻在他口中说出已云淡风轻,“上海人的生活垃圾都是我们运回农村做有机肥料的。当年我们两个小伙子摇着一条十吨水泥船,和万吨巨轮一起,航行在黄浦江的波涛中,这是很锻炼胆气的。”说话时他脸上洋溢着平静、亲切的笑容。在这10年当中,他做了8年农民,2年中学教师,他从一名知青靠着一本上海农科院的《科学种瓜手册》变成一名远近闻名的种瓜能手,第一年就获得了这个生产队从未有过的西瓜大丰收,“看到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吃我种的西瓜那么开心,真是很有成就感。”在下乡的最后两年,陶飞亚成了一名中学代课老师,也就是在这个岗位上,他考上大学告别了插队生涯。“如果说插队经历有什么好处的话,那就是艰苦生活的磨练,使得我们这些人在后来的工作学习中不大怕吃苦了。”陶飞亚对自己的经历抱着一颗坦然面对,铭记感恩的心。

与“土插队”相对应的,是“洋插队”,这是他对自己在国外做访问学者这份经历的笑称。1988年起陶飞亚先后到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市立学院、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Chapel Hill分校、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历史文化研究所等校担任访问学者。期间曾作为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中国学者访问团成员访问过美国东部著名大学,参观过美国最高法院,纽约州民主党竞选总部。还参加过在华盛顿举办的美国亚洲学会年会和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举办的学术讨论会。这些经历使他开阔了视野,在史学的选题与研究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他把自己的研究称为“进步主义史学”,即关注研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成长起来并影响至今的新事业,比如中国新的教育、医疗等事业。他对中国新医学的研究成果,接连发表在中国史学最高刊物《历史研究》和美国的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上,并且获得教育部的优秀成果奖。目前他正指导一位学生研究“近代中国新式军医制度的兴起”。

我有几点建议:三做、两能、一锻炼

作为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的一名教授,对于自己指导的每一批博士生和硕士生,陶飞亚老师都会贯彻这几点建议:“三做”、“两能”、“一锻炼”。

三做”为做人、做事、做学问。提到做人,陶老师说:“要做对社会,对他人有责任感的人,尤其是研究生,要更加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个世界才会变得越来越好。”提到做事,他说:“要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懂礼貌。例如,给别人发邮件一定要落款,收到别人的邮件一定要在安全时间内回复。”提到做学问,陶飞亚教授更是滔滔不绝,“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夯实专业基础”、“多花时间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两能”是指:一、要能掌握一至两门外国语;二、要能使用现代科技。和陶飞亚教授交谈下来你会发现,他的英语非常棒,发音纯正,谈吐流利,直到现在他还保持学英语的习惯,听国际英语频道,刷《老友记》,看英文文献以及外语历史片等。陶飞亚教授说:“一定要培养一种国际视野,因此掌握一至两门外国语就显得格外重要。”尽管从年龄看来,陶飞亚教授已不再年轻,但他能紧跟时代潮流,懂网络,会开车,研究数据库,他也给年轻人提出建议:一定要去学现代科技,这包括网络、电脑程序、开车等技能。

一锻炼”当然指锻炼身体。现在的陶飞亚仍然坚持每天早上到学校田径场晨练,然后精神抖擞地开始一天的工作。陶飞亚老师说“能坚持记日记和奔跑的人一定是个好学生。”坚持记日记的人会时刻反省自己,而坚持奔跑的人更有长性和耐性,一个有恒心,坚持不懈的人,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放弃。

陶飞亚教授的教诲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他指导的硕士、博士经过几年的学习,有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继续攻读博士的,有被国外名校导师看中继续做博士后的,有的在国内著名大学如山东大学、吉林大学等当了教师,也有的已经留在上海大学,参与母校的建设。

学得好什么都好,学得不好什么都不是

针对像历史这样的人文学科不如理工学科好就业的问题,陶飞亚教授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说:“学得好什么都好,学得不好什么都不是。

他说:“理工学科因为赶上了重经济建设的大环境,市场需求量大,且专业适应性强等特点,的确就业压力较小。但是,人文学科为社会提供人文精神,并传承了文明与历史,所以一定要对人文学科有自信。”他接着说:“作为人文学科的学生,如果可以多学习技术性的东西,既掌握本专业知识,又具备技术性能力,这样的学生到哪里都会受欢迎,所以一定要坚持学习,多学东西,多学技能。

此外,陶飞亚教授还提到“学得好不好,和计划有关系。”所以,作为学生一定要善于给自己制定计划,按照计划一步步实施。关于这点最有感慨的是师从陶飞亚教授的研究生王晶,她同时也是由陶飞亚支持的“汉语基督教文献书目的整理与研究”这个国家项目的成员之一,王晶回忆起初次去北京收集资料时因没有事先做好规划,没有提前了解各馆的收藏书目,因此走了许多弯路,回学校跟导师陶飞亚汇报北京的工作后,陶老师一针见血指出她没有事先做好计划,随即便要求她写一份即将到香港工作的计划。按照导师的要求,王晶把香港各个藏书机构都查了个遍,在每个机构的网站上查出要查的资料,列出书单,这样去了香港之后就非常有针对性地直奔目的地,因此王晶感慨说:“在香港查找资料的工作非常顺利,收集资料的数量远远超过在北京查到的。

陶飞亚教授经常会群发邮件给师门的学生,要求他们写计划,比如读书计划,学习英语的计划,论文写作计划,事后便会检验学生们计划完成的进度,因为在陶老师看来“任何计划都在于执行。

陶飞亚教授始终对年青人寄予厚望,希望这一代年青人可以成为国家的脊梁,尤其是对于上海大学的学生,他更是抱有殷切希望,他说:“学校正在进行新的‘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希望同学们要有去世界一流大学深造成才并报效国家的远大理想”、“年青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只有这样,我们的大学、我们的国家才会更有希望。”(上海大学文学院 郭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