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大校长走进思政课堂 与学生畅谈人生理想个人规划

01.03.2017  01:05
      2月27日下午,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樊丽明来到学校第二教学楼201教室,为2016级同学主讲《大学生成长:时代背景、学校环境与学生选择》。她在课堂上从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到当下如火如荼的“双一流”建设这一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谈起,并联系自己的成长和教育经历,向同学们阐述何为人生理想、如何作出人生选择、怎样实现人生理想与个性规划的有机统一。

    《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面向大一学生开设,旨在帮助同学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樊丽明认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具体而言包括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四个维度。这其中,道德理想是成长成才的根本,良好的道德理想需要做到:修为人之德、修为学之德、修君子之德。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应当守好三条底线:第一,要守好政治底线,不断熔铸家国情怀,永远忠于祖国和人民;第二,要守好法律底线,不断增强自身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努力成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典范;第三,要守好道德底线,不仅要做公民道德建设的引领者,还要做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对学术剽窃、学历造假、考场舞弊等各类学术不端行为坚决“说不”。

    樊丽明校长的授课旁征博引、内容详实、生动有趣,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课堂上,同学们认真思考、积极反馈;下课后,同学们上前互动交流,讲述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请教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在大学的初始阶段就有机会听到校长在有关大学精神、人生理想、成长规划与个人修养等方面语重心长的叮嘱,将成为他们大学期间深刻的记忆之一。

      据了解,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入推进上海财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在上海财大党委书记丛树海教授走上思政课讲台之后,校长樊丽明教授也走进《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课堂。继“千村调查”团队走进思政课堂、全国劳模与大学生分享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新探索后,近两年来,“校领导走上思政课讲台”已成为上海财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又一新举措,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