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走出去"步伐的加速 需更中国更当代更专业

20.10.2016  00:36

  专题:第18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在刚刚落幕的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交易会上,一大批优秀的国内原创演出项目通过现场演出、视频推介等多种形式,在交易会平台获得国际买家的关注:146部作品与海外机构达成演出意向,仅张军出品主演的当代昆曲《我,哈姆雷特》,就得到英国南岸艺术中心等5家的海外订单。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文化贸易进出口逆势增长,增幅达63.6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738.2亿元人民币。随着近年“文化走出去”步伐的加速,国内创作者越来越有意识地通过各种艺术样式讲述好“中国故事”。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之际,越剧 《寇流兰与杜丽娘》、“戏剧×音乐”实践《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等原创作品,无一不是艺术创作者在全球化视野下的当代语境中,寻找东西方文化同台对话的可能性,而这些作品的艺术探索,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与当下的重要渠道。

   中国故事”在历史传统中生根,也在当代创作中开花

  在今年的交易会上,将中国传统文化对接西方经典是一个主要的创作趋势。顾劼亭工作室推出的《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 就让德彪西的钢琴曲作为男性角色,与昆曲《牡丹亭》中杜丽娘同台“对话”。而《我,哈姆雷特》干脆以昆曲的形式演绎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总裁潘传顺认为,这样的节目透露出主创无穷的想象力,而同样的,“对话”的视角也会更加吸引年轻观众的兴趣。澳大利亚墨尔本艺术节前任主席克罗拉·甘特纳是个“中国迷”,在《我,哈姆雷特》演出现场,他忍不住起立叫好,主动提出:“这个戏一定要去澳大利亚演!

  在中国家喻户晓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要让外国观众第一时间理解,可以解释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如今海外买家和观众不仅知道昆曲的历史比歌剧还要早,还能数得出林兆华、孟京辉等当代艺术家。艺术节中心节目交易部高级主管茅玲说:“在文化走出去的道路上,我们的步子迈得越来越有自信。

  值得关注的是,不少艺术工作者也把创作目光对准了当代社会生活。乐山文广演艺有限公司推出的 《断层线》,以现代舞结合民族舞的表现形式,展现人类在地震面前的无助、惊恐、脆弱和坚强。该剧的舞蹈演员均是“汶川大地震”的亲历者,有的演员甚至在地震中失去了亲人。演绎自己的亲身经历,无疑在精湛的演技之上流露更多真实情感,在此前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艺术节演出均获得很高评价。而李建军创作的实验剧场,透过一个房间,上演着40组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李建军说:“生活中蕴含着非常大的真实。宏大叙事的作品看得很多,如果转换角度向生活中观察,停顿的瞬间,日常生活的动作,每个瞬间都有其故事张力。”对于现实生活的敏感捕捉,得到不少海外资深买手的认可———西方观众不仅对中国传统艺术有着观赏的热情,同样也很想知道当代中国社会生活是怎样的。

   天马行空的艺术想象也需要商品信息“格式化

  不过,要想让中国的好戏在世界艺术“海淘”的平台上脱颖而出,依然少不了自我营销的功夫。    

  对于前来中国“海淘”的国外艺术节、演出机构买家来说,在把演出项目加入“购物车”之前,首先看的是节目预算、适合场地、片段预览这样的格式化信息。就好比网购时的宝贝描述,简洁的规格信息和实拍的细节大图是优质网店的“标配”。对于专注创作的国内艺术家们,这恰恰是被忽略的部分。如何把中国文化艺术的“商品信息”以国际标准格式化描述呈现,是国内创作团队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日前举行的一次国内项目的推介会上,第一个舞蹈项目的视频刚放完,英国南岸艺术中心创意制作人瑞秋·哈里斯就发现,短片更适合作为宣传片而不是给海外买家作为参考,“片中持续的快速剪接无法看出主创完整的艺术表达”;她还指出,有不少推介视频出现了音画不对位的问题———宣传片中的音乐并非演出配乐而是仅作为视频背景音使用,显得不够专业。

  “演出项目的成本多少? 适合什么样的演出场地? 演出人员是多大的规模?”甘特纳指出,不少中国节目在“自我介绍”中都忽略了这些问题。一些瞄准海外市场巡演项目的团队,节目本身很精彩,但提供的翻译资料竟然出自翻译软件,专业性亟待提升。茅玲透露,针对艺术团体对外宣发的短板,明年艺术节将为国内主创团队专门开展培训,帮助项目前期宣发“格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