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4年产品质量监督和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23.06.2015  19:49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之年,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深化改革、保障民生、创新发展为主线,创新生产许可、监督抽查、风险监控和行政执法等手段,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以改革促进创新,以创新推动发展,以发展保障安全,努力推动质监事业的创新发展。

  一、2014年工作回顾  

      (一)深化改革,全力推进重点工作

  1.积极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探索开展区内生产许可和质量监督改革试点,并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复制推广。一是取消生产许可证委托加工备案。率先在自贸试验区试点,继而复制到全市,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修订提供了成功案例和实践依据,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办事效率,全市共有110余家企业享受到了取消委托加工备案释放的红利,合同总金额超13亿元人民币。二是简化AA类企业换证审批流程。在自贸试验区对近2年没有因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并在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分类监管中被评为AA类的获证企业办理省级发证证书到期延续时,免于实地核查。三是取消年审强化企业质量自我声明承诺。取消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年度审查制度,实行网上年报公示和质量声明承诺,由企业主动向社会公开质量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强化质量主体责任。四是试点改革自贸区监督抽查制度,在毛巾、儿童服装、花洒、针织T恤衫等8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加强流通环节的抽查检验,通过市场抽样检测反映质量状况,反溯生产环节产品质量。五是初步建成自贸区质量申诉直通车制度。先后开通自贸区质检咨询服务平台和12365自贸区企业产品质量申诉直通车,12家企业加入平台,消费者申(投)诉的处理效能显著提升。六是开展电子商务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在“1号店”电商平台入驻自贸区后,支持自贸区分局积极发挥质监职能优势,开展电子商务领域中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重点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

  2.政府监管向社会检测机构开放。打破政策壁垒,向社会检测机构开放政府监管检测业务。一是率先向社会检测机构开放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建立了与社会检测机构的信息互通渠道,对社会检测机构进行培训和指导,支持社会检测机构承担风险监测项目,德凯、莱茵、天祥、SGS等4家机构承担汽车内饰等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二是探索改革本市监督抽查承检机构选定方式。在休闲服装、建筑外墙涂料两类产品的监督抽查工作中试点开放式选定承检机构工作,国有、民营、外资等类型的32家检测机构积极报名参与,经专家评审,最终确定2家外资检测机构和1家国有机构入围。三是试点区域质量整治向社会检测机构开放。在闸北区试点区域质量整治、专项检查向社会检测机构开放,2家外资机构承担相关任务,并在试点成功经验基础上,在市级监督抽查工作中复制推广,启动开放式选定承检机构工作。

  (二)关注民生,全力障产品质量安全

  1.基本情况

  严格依法办理生产许可核发,受理企业许可证申请469家次,发出补正告知书342份,准予许可395家。组织开展对1353家获证企业开展证后监管,对实际生产地在本市的1219家企业落实分类监管措施。落实生产许可退出机制,注销生产许可337家。

  以关系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为重点,开展188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共抽查企业3879家5391批次产品,不合格568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9.5%。强化抽查不合格产品后处理,督促企业收回不合格产品31.2万件。对口罩、汽车内饰等17种606批次产品开展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发现并处置237批次存在质量安全风险的产品。

  开展商品包装物减量专项监督检查,检查各类生产销售企业200余家,检查产品4247件,立案2起,查获违法产品1.1万元,罚没款2万元。以过度包装现象较多的茶叶、化妆品、酒类等为重点开展监督抽查,共抽查101家企业生产和销售的673批次商品,查出过度包装商品98批次,其中本市生产的7批次,外省市生产的91批次,

  以老百姓密切关注、社会反响强烈和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为重点,以双打专项行动和质检利剑打假行动为抓手,全年共组织近30项专项执法打假行动,立案651起(含双打案件),涉案金额(含双打案件)3.58亿余元,查办货值金额15万元以上的大案要案37起,罚没款(含跨年度案件罚没款)4491万余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23起,捣毁制售假冒窝点20个,案件信息公开20件(含区县局)。

  着力推进第二批12365分中心标准化示范点建设,宝山等8个区(县)局(含市局自贸区分局)通过验收,建立了12365标准化示范分中心。全年共处理疑难咨询、申诉和举报总计65910件(含12345转办件)。其中处理答复咨询63082件,处理申诉1123件,处理举报1705件。申诉涉及商品总价值12759.16余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727.88万余元,切实维护了老百姓的合法权益。

  2.主要做法

  (1)严格准入强化生产许可证监管。一是严格许可办理程序。采取“制度+科技”的手段,推行生产许可证审批标准化,建设网上审批系统,按照标准规范编写《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明确工作流程和文书,通过标准化管理和技术手段的刚性效应,约束行政审批自由裁量权,固化发证流程,实现许可办理规范化和标准化;二是严格审查过程管理。加强审查员管理,对审查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估,并动态调整审查专业和等级。加强发证检验管理,在发证检验机构进行年度自查的基础上,组织对部分发证检验机构的工作质量进行实地监督检查。三是严格证后监管。及时组织宣贯培训新修订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加强对市场监管体制调整后的区县监管力量进行培训,组织开展证后监管工作督查,推动属地市场监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对实际生产地在本市的所有获证企业进行分类,并实行动态调整和差异化监管。强化许可退出机制,对不具备发证条件的企业,一律办理注销手续。

  (2)突出民生导向强化监督执法。一是监管重点聚焦消费品。列入《上海市重点产品质量监控目录》275种重点产品中,消费品占到63.3%,2014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中,消费品占到61.7%,全年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项目中,消费品占到90%。二是监督抽查向网上销售业态延伸。在量大面广的日用消费品监督抽查中,将天猫、1号店、东方CJ、京东主要网购平台销售的产品纳入抽查范围,从而真实反映各类消费形态的质量状况,督促电子商务平台及网店提高质量意识,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强化抽查结果的处理。坚持监督抽查结果全公开,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引导消费者用脚去投票,通过市场作用倒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在后处理工作中,严格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强化企业收回不合格产品的责任和义务,避免不合格产品回流市场。四是开展民生产品专项整治保障安全。组织开展机动车安全整治和生产领域非机动车产品专项监督检查,督促生产企业切实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打击违法违规生产行为,全市共检查机动车生产、销售、维修企业154家,查获违规改装案件3起。集中检查非机动车生产企业168家次,查处非法改装非机动车案件1起。五是推进包装物减量监管。结合日常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开展商品包装物减量专项监督检查,严查拒不整改行为。加强信息通报,开展过度包装商品的联合监管和综合治理,及时将抽查结果通报市商务委、食药监局等部门以及茶叶、保健品等行业协会和本市主要连锁商业企业,同时,将不合格商品移交区(县)监管部门依法处理,将外省市不合格商品,通报生产企业所在地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处理。

  (3)发挥各方作用开门办监督。一是在制定计划阶段,广泛听取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和技术机构意见,并通过微博、微信、网站征求社会各届的意见,使有限的资源用在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产品上。二是在任务部署阶段,对抽查实施方案引入专家评审机制,组织专家对监督抽查实施方案从规范和技术角度实施评审,提出修改完善意见,提高了监督抽查实施方案的适用性,为监督抽查任务的顺利开展打好坚实基础。三是在任务实施阶段,加强对抽样环节的把关,建立工作质量和工作纪律反馈单制度,明确抽样的14条评价细目,向受检企业征求意见,督促检验机构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提高监督抽查工作的群众满意度。四是在结果处理阶段,深化抽查结果的通报和不合格企业的抄报,抽查结果定期通报市、区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不合格企业情况向市工商、消防、商务委、教委等相关主管部门抄告,通过信息互通,共同加强了对企业的监管。五是注重发挥行业协会在不合格后处理工作中的作用,针对问题较多的产品,联合相关行业协会召开质量分析会,组织专家分析问题,指导整改,组织行业协会倡导行业诚信自律,提高产品质量。

  (4)突出问题导向强化风险处置预警。制定并实施《上海市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规范》和《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处置工作暂行规定》,重点强化在工作中有效发现和处置质量安全风险。一是强化风险产品的发现。加强风险信息的分析和风险项目的预研,提高风险监测项目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口罩、泳装等17种产品的风险监测项目中,对87项风险因素采集606批次样品,发现237批次样品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风险发现率达到39.1%。二是强化风险产品的处置。强化属地监管责任,将存在问题的产品移送属地监管部门,通过法人约谈和风险告知等形式,告知企业风险信息,督促企业采取整改措施消除或降低隐患,并报告整改结果;加强风险信息通报,将外省市产品涉及的风险信息通报省级质监部门,推动全国质监系统开展质量安全风险的联动处置;风险监测情况及时向国家质检总局报送,通过总局推动相关产品标准的制修订。三是加强风险信息的发布。通过新闻发布会、局网站、“上海质监发布”微博等平台发布产品质量风险预警和消费提示, “上海发布”微博、微信平台、“中国上海”门户网站都直接与我局网站进行链接,及时快速予以转发。口罩、皮鞋、皮革服装、泳装、儿童文具、儿童安全座椅等产品风险监测情况在中央电视台专题播出,本地“上视新闻综合”频道、“东广早新闻”以及《劳动报》、《文汇报》、《青年报》等重要媒体陆续展开报道,有力提升了风险监测结果发布的效果。

  (5)完善监管执法制度建设。启动《上海市重点产品质量监控目录》修订工作,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科学性、透明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有限的行政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完成《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规范》的修订,完成三相异步电动机、车用柴油、车用汽油、防静电服等50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技术规范的制修订,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启动33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制定颁布了《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关于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试行)》,率先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发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深化12365质量热线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并线工作机制,联合出台《12345市民服务热线、12365质检热线并线后工作规范》,修订发布了《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12365质量热线工作规范》和《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12365质量热线平台机构设置规定》。

  (6)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指导、督查。加强重要案件的报告报批审查制度,对150余起案件报批、重要案件报告和申请延长办案期限进行了审核和审查,审核指定管辖案件3起,指导协调外省市质监协查案件10余起。夯实上海市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机制,对16起(不包含区县局)涉刑案件进行了网上移送。完善执法打假机制,加强重要案件和专项行动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查,加大跨省(市)案件联办、协查力度。初步建成现场移动执法系统,并以市局执法总队为首批试点单位,推进现场执法系统试点应用。运用制度+科技的手段,在全系统全覆盖推进涉案物品处置系统推广与应用。制定下发了《上海市质量技监系统行政执法工作情况集中检查方案》,重点对局属各执法单位的执法作风建设情况、执法办案规范情况、执法队伍管理情况、公开假冒侵权案件信息情况以及落实年度执法打假各项工作任务情况进行检查,分析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总结执法办案、执法管理和队伍建设中的经验做法,提出整改落实措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着力改进工作作风,夯实规范执法行为,有效提升执法综合效能。

  (三)聚焦发展,全力做好质量提升

  1.发挥合力推进质量提升活动

  (1)整合职能,集中力量做实质量提升。发挥质量监督部门的职能和技术优势,将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与生产许可证分类监管、监督抽查及后处理、风险监测及处置、行业和区域整治等工作有效融合,开展木制家具、絮用纤维制品和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3种产品质量的联动抽查,抽查产品140批次,完成计划数量的100%。对10类93种重点产品开展监督抽查,共抽查2423家企业3079批次,查出并依法处理不合格产品260批次。在嘉定、闵行等重点区域开展家具、服装、建筑安全玻璃、涂料、人造板5类产品质量提升工作。

  (2)协同合作,内外联合做强质量提升。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针对重点产品的不同特点,组织开展联合监管。“问题校服”事件后,我们与市教委联合,把校服的质量提升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建立了校服质量管理“双送检”、“黑名单”等长效机制,共接收1349家学校和132家企业送检校服8769批次,8批次质量问题严重校服在被查出拦截在进入校门之前,校服送检合格率达到99.9%,校服质量状况较去年明显提高,本市数十万学生穿上合格校服,上海成为校服监管最严,质量提升最明显的地区。

  (3)行业参与,多方共治做大质量提升。发挥行业协会了解行业生产技术和标准的特点,着力解决行业突出质量问题,推进行业规范自律,提升行业整体产品质量水平。联合相关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了儿童家具、太阳镜、泳装、凉席等30类产品质量分析会,宣贯行业联盟标准,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促进企业完善质量体系,引导行业内优秀企业承诺质量责任,推动企业自主承诺、自我约束。针对行业共性问题、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组织家具、校服相关行业协会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了解行业共性、倾向性意见,组织业内专家,挖掘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制定行业联盟标准,解决行业共性问题。眼镜行业协会倡导验配眼镜企业提供产品说明书以及镜片包装袋,避免镜片混装,以次充好,有效地杜绝“打闷包”式的消费模式,遏制行业“潜规则”的形成与蔓延,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2.跟踪项目进展服务重大项目

  加强对迪士尼建设项目进展的跟踪,建立与园区监管部门的沟通机制,对特许产品的相关管理流程和监管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一是全面掌握运营方关于特许产品的管理流程和具体推进情况,摸清特许产品目录清单、生产企业名单以及产品质量。二是与度假区管委会联合发文,强化对特许产品质量的监督,进一步明确特许产品生产企业责任以及相关产品质量监管要求。三是组织对特许产品生产企业开展培训,宣贯国家产品质量法律法规,督促企业自律,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四是特许产品上市后,根据特许产品目录清单,全面部署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和风险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置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五是做好信息工作。向相关部门及时报送有关监管信息,形成监管合力,共同维护迪士尼项目的健康安全运营。

  3.落实产业政策服务转型发展

  加强与经信委、环保局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为切入点,建立沟通机制,及时互通信息,协调一致,共同发力,以生产许可证准入门槛为有效武器助力本市产业结构调整。在生产许可核发环节,严格按照产业政策要求,规范办理企业换发生产许可证,对违规新建钢筋、水泥等涉及国家产业政策调整范围的项目坚决不予核发生产许可证,全年受理企业申请417家次,涉及“三高”(高耗能、高污染、高风险等)产品企业申请167次。,共发出省级不予许可决定24张,涉及产业政策产品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4张。注销319家企业中涉及产业政策50家,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化解了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推进了本市产业结构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