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财统计人才培养多维并举 引领出国留学新风尚

04.07.2018  18:01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3日电 (胡宋萍)

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毕业生深造率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参考。近年来,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本科升学率持续攀升,出国留学人数更是呈井喷式增长,录取的院校不乏国际知名高校。

数据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149人,保研15人,研究生考取27人,52人获国外名校offer,深造率超63%,创学院历史新高。2018届申请海外深造的统管学子人均拥有3个offer,其中有四位本科生直接第一批次拿到美国名校博士项目全额奖学金录取。

随着全球申请人数急增,尤其是更多优秀生加入,申请美国名校竞争激烈已达白热化,统计学由于就业范围广、前景好,竞争更是激烈,能进入首批录取名单的学生都是从优秀学生中挑选出来的拔尖人才。

拔尖人才涌现,这与学院一直致力于创新统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分不开”,上财统计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吴纯杰介绍道,“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统计与管理学院通过多维度人才培养改革,不断探索建立创新型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

创设实验班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前沿阵地。2014年9月,首届统计学实验班落地,旨在培养希望继续求学深造、在未来统计学研究领域中有所建树的学术精英,是学院在人才培养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实验班所要进行的“实验”是人才培养的“实验”,把大学由“知识工厂”变回“人才摇篮”。

统计实验班报名采取自愿方式,“优中择优”,借助笔试和面试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创新研究能力及综合素质,通过严格考核选拔的学生将有机会进入实验班学习。

优渥的“国际化”育人土壤
上财统计学科成立于1946年,是上财传统优势学科。学科成立之初便云集了邹依仁、薛仲三、褚凤仪、金国宝、朱君毅、赵章甫、陈善林等一批著名教授,这些教授大都具有海外留学背景,让这个学科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国际化基因。

进入新世纪后,上海财经大学在“十五”发展计划纲要中提出“一流三化”目标,“三化”指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统计与管理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源源不断地引进海外人才,并通过“优胜劣汰”沉淀下一批具有国际化水准的师资队伍,在“十一五”期间,统计学科根据不同的学科方向,以国际一流学科为标杆,确立了各个学科方向的参照系,即:数理统计方向,以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统计学为参照系;应用统计方向,以美国芝加哥大学为参照系;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方向以美国密执根大学为参照系;经济统计方向,以中国人民大学为参照系。实验班参照北美一流高校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强调学生的数学基础、计算能力及跨学科知识和交流能力,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统计思想、方法和能力。

为进一步推进课程体系国际化建设,学院广泛吸纳海外优质资源助力创新统计学人才培养机制,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院全英文授课,传递国际上最前沿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同时,围绕时下热点和学科前沿动态,大力建设暑期国际课程、短期课程、暑期学校、名师讲堂等,全面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及科学精神。

浓厚的国际化氛围为学生出国深造提供了有利土壤。首届统计实验班学生杨昱拿到到5所海外知名高校的录取通知,“大一的时候和多位海归老师交流,我渐渐有了出国深造的念头。大二暑假,学院组织的暑期国际课程邀请到很多北美知名学者来上课,在亲身体验这些课程后,我真正想清楚了要读PHD,去更加深入学习感受统计的魅力,去探索统计的前沿。”杨昱最终选择了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全额奖学金PHD项目。

立体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统计实验班秉承上财“经世济国”的精神,注重在实践活动中,锻造学生高尚的德行操守。学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搭建多形式的锻炼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不断成长,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学院将学科竞赛实践融入新的教学模式,积极联系和组织各类学科竞赛,不断探索并形成自身特色。通常针对重要的全国性竞赛,学院会提前一年组队备战,搭建线上、线下多种指导平台,给予学生全面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今年4月,2018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结果揭晓,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的团队获得特等奖。小组成员3人,有2人来自2016级统计学实验班。

刚入学的时候,学院老师就很注重引导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是统计学实验班,对研究能力的训练更高。我们每人都配有生活导师,老师鼓励我们有选择性地参与各类型学科竞赛,学院也经常组织各类建模大赛,比赛和研究氛围非常浓厚。我们能通过宣讲、座谈、海报、网站、微信等多个渠道获取参赛信息。”特等奖队伍队长袁康洪是2016级统计实验班班长。这个班级在全国性的各类建模大赛中频频获奖,前段时间该班滕佳烨、陈大中组合的团队获得过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

随着大数据时代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学院及时抓住自媒体的优势,积极打造学习交流平台,培养学生数据思维。为搭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实践平台,学院在2015年与国家统计局共建“数据科学与统计研究院”,研究院一重要任务就是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从事交叉科学研究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研究人才。数据科学与统计研究院官方微信先后推出“译家之言”和“数据诊所”栏目。“译家之言”组织学生编译来自国际前沿的“百家之言”,旨在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数据思维。“数据诊所”旨在通过互动,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统计应用问题,专业服务师生。

2016级统计实验班白露佳同学热爱数据分析,多次参与“译家之言”和“数据诊所”的编译。她通过上财信息办的协助,拿到上财新食堂的用餐数据,并分析撰写了一篇上财新食堂各窗口就餐高峰点的文章。“很多人在转发,朋友圈都刷屏了,很感谢学院老师,给我们这样的学习机会,现在看问题会无意识的用数据去分析,更加理性了”,才大二的白露佳成为了上财颇有名气的“统计小白”。

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给学弟学妹一些启发,自己也很有成就感”,2014级统计实验班班长徐千里同学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刚为“数据诊所”编译了一篇文章。今年2月13日他拿到了美国普渡大学PHD项目的offer。

在校内教学创新的同时,统计与管理学院还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学院已与国家统计局、上海市统计局、中科院、东方证券等多家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其中,与东方证券共建的实践基地被上海市教委批准为示范性实践基地。同时,学院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共同举办竞赛等活动,如SAS高校数据分析大赛、“东证期货杯”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为学生提供专业统计知识应用平台,提升统计研究分析能力,真正对接社会需求。

2017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公布,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排名位列全国第二,并进入全球前百名。同年,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统计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尤进红告诉记者,“学院坚持立德树人,致力于创新统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卓越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今后,统计与管理学院将继续以此为目标,并作出更多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