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新闻网]上海交大调查显示:大学女生体质明显比男生好

19.11.2014  14:19

  11月21日,上海交大第四十五届运动会即将举行。在运动会前夕,上海交大体育系关于大学生体质的一项趣味调查显示,女生体质明显好于男生;大二学生体质明显好于大一学生;五年来男生平均身高和女生平均身高、男生平均体重和女生平均体重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较低体重每年在下降,超重则每年在增多。

  关于大学生体质现状,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公体组组长、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体委副主任孙麒麟教授认为,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信息技术革命互联网浪潮席卷,大学生生活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不良的生活学习方式成为最大的健康“杀手”。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仍然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孙麒麟建议,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要提出一定的达标标准与实施要求,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是体质健康体魄强健的合格人才。增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学的体质状况,受体育教育、认知水平、生活习惯、社会环境综合影响。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必须多方协力齐抓共管。

   女生体质明显比男生好    大二学生体质好于大一学生

  一般说来,“男人强壮,女人柔弱”是人们对男女不同性别的直观印象。然而,直观印象中的“”与“”并不能说明体质的好坏。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的这项趣味调查就颠覆了这一直观印象。

  该项趣味调查统计分析了2007年—2013年7年的体测数据。数据显示,7年来,男生平均体测人次为4030.71人次,女生体测人次为2097.86人次。男生平均及格率为74.6%,女生平均及格率为80.7%。就这组体测数据,体育专家表示,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女生的平均体质明显好于男生”。

  另一组关于体质的数据也很有趣。调研工作人员选取2007—2013年大一学生与大二学生的体测数据分析显示:大二学生的平均体质比大一学生的平均体质好。工作人员选取7年来大一学生平均体测人次为3314.43人次,大二平均体测人次为2814.14人次,大一学生的及格率为76.1%,大二学生的及格率为77.8%。两组数据表明,大一与大二学生体质基本持平,但大二学生体质要好于大一学生,这证明最近些年来交大的体育课收效显著。

  男女生平均身高、体重没有大差异    “小肉肉”每年在增多

  调研工作人员统计了28215人次的男生平均身高和14685人次的女生平均身高,数据显示,男生平均身高为173.76厘米,女生平均身高161.68厘米。每年学生身高基本没有大的差异。

  同样在体重数据的统计中,工作人员发现,28215人数次的男生平均体重为66.28千克,14685人次的女生平均体重为53.67千克。体育专家解读说,根据历年的统计情况显示,每年的学生体重基本没有大的差异。

  然而,另外一组统计数据则表明,7年来大学生正常体重比率一直在下降,而每年超重的大学生人数在增多。以2013年为例,2013年正常体重的学生占37.1%,低于七年正常体重的平均数38.7%。2013年超重和肥胖比重占到22.8%,而2007年超重和肥胖比重占到21.1%,2013年比2007年高出1.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小肉肉”同学的数量在增多。

  为此,上海交大体育系的专家提醒大学生朋友,养成良好的饮食与运动习惯很重要。最好适量定量定时饮食,切忌暴饮暴食。同时,不做“宅男宅女”,要走出户外,亲近自然,至少每天运动45分钟到1小时。

  体质健康仍不容乐观    不良生活学习方式成健康“杀手

  大学生健康体质问题是当前社会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那么,目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如何?南洋通讯社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公体组组长、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体委副主任孙麒麟教授。

  孙麒麟教授介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与体育事业的不断推进,教育投入越来越大,教育设施不断更新,教育环境越来越优化,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迈入小康社会,体育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全民体育意识大大提高,“体育是生活的一部分,体育是生命质量的一部分”、“体育生活化,生活体育化”等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大学生群体当然也不例外,一批又一批大学生积极投身校内外各式各样体育运动锻炼。

  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孙麒麟介绍,交大学子的身影在国内外的马拉松比赛场上频频出现,很多青年学生在国内外各种体育赛事上摘金夺银。校园的学生体育社团活动也极其活跃。“上海交大已建有30多个学生体育社团”,孙麒麟说,这些体育社团在推动青年学生强身健体、增进体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孙麒麟认为,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信息技术革命互联网浪潮席卷,大学生生活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中心有关报告:“近五年来,我国19岁-22岁年龄组的学生,身体的爆发力,耐久力,力量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近视率居高不下,心肺功能指数不容乐观。”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仍然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体质过关”才称得上“真正毕业”  终生体育须多方协力齐抓

  增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孙麒麟表示,大学的体质状况,受体育教育、认知水平、生活习惯、社会环境综合影响。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必须多方协力齐抓共管。

  “学校体育是体育教师的责任,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的专业工作者,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体育观是教师的使命”,孙麒麟认为,要提高体育教师的爱岗敬业态度和自身的教学水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传授有效的体育锻炼技能和方法手段。使学生参与体育、投入体育、热爱体育,形成一技之长,为终生体育打下基础。

  孙麒麟认为,学校要有体育工作的规划和整体布局,要做到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动,要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强化学生体育社团组织,吸引学生,投入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要提出一定的达标标准与实施要求,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是体质健康体魄强健的合格人才。

  “大学体育要更多强调文化的内涵”,孙麒麟还强调,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还要传承校园优秀体育文化,创新方法和手段。“随着学生体育素养的不断提高,运动与健康事业才能更朝气蓬勃发展。

原文: 上海交大调查显示:大学女生体质明显比男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