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大学开家长会就是“保姆式管理”
中小学生的家长会竟被“复制”到大学校园。近日,北大、清华、北师大、人大等高校的新生报到之际,“上演”了一幕幕“老师台上宣讲,家长台下倾听”的场景。北大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表示,大学生开学还要开家长会,这是以往大学生活中不可想象的,这说明大学的管理正在向低龄化、保姆化发展。(《北京青年报》9月11日)
一提到家长会,很多人就认为,这是中小学和幼儿园的“专利”,对大学开家长会感到“稀奇”。因为他们觉得,大学新生除极个别人外,绝大多数已经成年,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能力;从法律角度来讲,成年大学生也是有完全民事责任的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不需要通过召开家长会的方式,让家长像中小学时期那样,面面俱到地关心自己的孩子。
这种看法失之偏颇。从学生角度来说,大学生虽已成年、能够独立,可脱离法律概念中的家长“监护”,却不应脱离伦理概念中的家长“监护”,因为孩子们尚在求学,还没完全走入社会、独自生存,家长不能因自己的孩子已经成年,就不承担伦理上的监护责任,因为大学并非“人才保险箱”,孩子的学习状况、思想状况极可能走偏。而家长要实现对孩子的“远程监护”,参加家长会,与学校加强沟通,便不可或缺。
从家长角度来看,家长对孩子接受的大学教育应享有知情权,大到校史发展、师资、学科优势、校园文化、组织纪律等,小到住宿状况、消费情况、教学模式及学生毕业去向等,新生家长都应有所了解,从而对学校产生一种理性认知。尤其是在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发放等方面,一些家长甚至一无所知,致使出现暗箱操作、乱象频现。通过开家长会,就可加强监督,让助学金、奖学金用得其所。
从学校角度而言,高质量的大学教育得以实现,仍需家庭教育来协作,培养合格大学生是学校、家长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以往大学一般很少开家长会,没有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教育资源。现在召开家长会,可使家长重新认识到自己的应尽责任,主动介入大学教育,教育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毕竟社会环境不同了,社会诱惑又太多,大学教育不能像封闭的年代,只靠学校“孤军作战”。
一言以蔽之,大学开家长会并非“保姆式管理”。大学生即使是成年人,也是“需要监护的成年人”,大学开家长会是对家长知情权的尊重,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粘合剂。据说有的大学为方便家长与学校沟通,还设“家长接待日”,让家长经常知晓孩子在大学里的动态,这无疑是不错的做法。(何勇海)
http://zqb.cyol.com/html/2014-09/12/nw.D110000zgqnb_20140912_5-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