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指向改进的教学与评价”举行

12.11.2014  18:56

  为促进教学与评价的改进,构建教学与评价研究的国际交流平台和学术共同体,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于2014年11月7日至9日举办“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指向改进的教学与评价”。参与此次论坛的有十余位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瑞士、香港、台湾等国家及地区的课程与教学领域、学业测量与评价领域的专家与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的两百多位专家学者、研究生、校长、教研员和教师。 

 

  崔允漷教授代表论坛主办方表达了对各位来宾的诚挚欢迎。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心理测量学家、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前主席Andrew   Porter教授代表特邀专家致辞。简短的开幕仪式后,十三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受邀做大会主题报告。他们分别从各自的研究背景出发,和与会人员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在教—学—评一致性这个问题上,Andrew Porter教授从美国基于标准的改革的背景出发,从国家政策层面探讨了教师教学与国家标准的一致性。崔允漷教授在教师课堂教学的层面上尝试用统计的方法检验教—学—评一致性的三因素模型。奥尔登堡大学Hilbert Meyer 教授从德国教学法发展的角度分享了他关于教与学关系的思考。香港中文大学的黄显华教授则期望课程研究回归学生的学习,以此为这个立场,介绍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现代学习与教学论:性质、关系和研究》。 

 

  就如何有效改进课堂评价,各位专家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台湾政治大学的陈木金教授从学生学习模式、教师教学模式、课室历程模式、教学反思模式看课堂评价与教学改进。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Sally Thomas教授分享了提高学校评价和改进中国教师发展研究的成果。香港教育学院的王文中教授介绍了如何使用项目反映理论技术来评估和改进教育测量的公平性、客观性和有效性,以推动高品质的教育评估。华师大课程与教学所周勇教授以课程史的视角,分享了古代学者雕琢出的意义不凡的功课,杨向东教授从新课程倡导的建构主义学习背景下介绍了如何设计课堂评价任务,吴刚平教授阐述了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孕育的教师评价意识。 

 

  8日下午,四个分会场继大会主题报告后分别围绕“教师评价素养与培养研究”“教学评一致性研究”“课堂评价与教学改进”“教学评价与学业质量”等四个专题展开。与会代表针就各自在教学与评价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同参会者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参会者踊跃发言。会场气氛热烈。 

 

  9日上午,国内外特邀专家出席圆桌会议,与华师大课程与教学所学者展开高层次的学术对话。杨向东教授首先代表中方学者介绍了中国在教学与评价方面的现状。Andrew Porter教授和Hilbert Meyer教授分别介绍了美国和德国在教学与评价方面的特点及其与中国的差异。双方学者讨论了多个国家学校职业性与学术性的偏倚、学校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所面临的困境,反思了当前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会议结束时,各位专家仍意犹未尽,并表达了进一步交流的意愿。

 

文字、 图片、 来源| 课程与教学系  编辑| 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