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音体美课程 京剧"浸润"万航渡路小学基础课

18.11.2014  14:45

  11月18日消息:“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虽说是,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可他比亲眷还要亲……”20多名小学女生,一边小碎步跑圆场,一边唱着《红灯记》选段,动作有板有眼,童声悠扬而动听。

  在美术课上,学生DIY京剧脸谱;在音乐课上,学生要学唱京剧唱腔;在体育课上,学生跳“京韵操”。在静安区万航渡路小学,浓郁的“京韵”文化氛围弥漫整个校园。

   唱念做打”有板有眼

  昨天下午3:30,学生开始陆续放学,在万航渡路小学一楼的音乐教室里,20多名女生还在京剧演员柳凤飞的指导下跑圆场,她们都是学校“京韵花旦”社团的学员。

  学生们两手背在腰间,轻踮脚跟,小碎步行进。“上身不动,跑起来要像飞翔一样,才会好看。”柳凤飞不时纠正学生的动作,“跑圆场是京剧的基本功,就像模特的台步一样”。

  在练习《红灯记》选段时,学生要一边唱,一边跑圆场,手上还要有舞蹈动作,并眼随手动,可谓唱念做打样样齐。四年级学生姜霁轩,小碎步步伐轻盈,兰花指指法灵活,明眸顾盼有神,深得柳凤飞喜爱。除了在学校练习之外,姜霁轩回到家做完作业后,也会经常听京剧,练习跑圆场等动作。

  柳凤飞是上海京剧院演员,退休后一直致力于京剧的普及推广,到万航渡路小学教学生学习京剧,至今已有六七年。每周一的下午,她都会来到学校的音乐教室,指导学生跑圆场、舞枪花、练唱腔。“京剧是国粹,是我们民族独有的艺术瑰宝,一定要传承下去。

   融入到音、体、美课程中

  在万航渡路小学,京剧不仅仅出现在“京韵花旦”社团,更是融入到了音乐、体育和美术等基础课程之中。学校的午间音乐会定期播放京歌作品。学校每年的艺术节上,京剧都是节目单上的主打项目。

  “京剧是综合艺术,涉及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等,对小学生来说,还有传统美德的教育,京剧国粹,浑身都是宝啊。”柳凤飞说:“‘京韵花旦’社团会学一些经典剧目如《穆桂英挂帅》、《红灯记》的选段,其他大部分的学生则主要通过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来体验京剧魅力。”

  在教学楼的走廊里,挂着一些京剧脸谱画。校长朱萍介绍说,这些都出自学生之手。美术课开设了以“脸谱”艺术教学为载体的特色课程。一二年级的美术课,主要学习平面彩绘脸谱;到了三四年级,开始学习泥塑、剪纸脸谱工艺;四五年级时,则要学习制作立体、实用的脸谱。

  体育课上则练习“京韵操”。在柳凤飞编排下,体育老师将京剧中的个别简单动作组合成一套“京韵操”。特别是在三四五年级的体育课中,“京韵操”还和武术课程中的一些动作结合起来。现在,每周三和周五的早操时间,全校学生都要在操场上练习“京韵操”。

  万航渡路小学的音乐课教师唐老师是柳凤飞的特殊“学生”,她跟着柳凤飞学习京剧唱腔,然后在音乐课上再教学生唱。在音乐课上,学生要观看京剧视频,还要模仿其中人物的唱段、念白。

  静安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的乡土资源较少,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主要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传统文化教育与“”相结合,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三字经》、《德育社会实践课程》等校本特色课程;其次,与“”相结合,设计与倡导静安区中小学生要经历的N项活动;第三,与“”相结合,在学习、体验和践行中,走入社区、走入社会;第四,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成长需求。

  “传统文化就是要这样‘润物细无声’般渗透进孩子的血液里。”柳凤飞说,孩子一旦喜欢上了,也会像老票友一样对京剧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