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总书记上思政课,华东师大两位代表出席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20.03.2019  20:10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18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总书记指出,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第一,政治要强;第二,情怀要深;第三,思维要新;第四,视野要广;第五,自律要严;第六,人格要正。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教师 陈明青中学 

思想政治学科高级教师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级教师陈明青、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宋进受邀出席座谈会。陈明青在座谈会上发言。 座谈中,陈明青清楚记下,总书记先后至少3次表达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域的“大中小一体化”。“不能让学生变老,而要让自己变年轻。”陈老师精神振奋地说,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每个学段都有“责任田”,都有“一段渠”,同时又要从小到大、一以贯之。“高中教学上承初中、下接大学,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应当大中小学一体化设计,扣好人生一颗颗重要的扣子……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宋进教授 

国务院马克思主义学科评议组成员

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


  宋进表示,座谈中,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六个“”的要求。其中,“视野要广”的三个视野,知识视野是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的基础和前提;国际视野即世界眼光,是横向比较;历史视野即历史眼光,是纵向比较、自我比较,体现了总书记多次强调的历史感,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也蕴含了把国际视野的横向比较放在历史视野的纵向比较的坐标中来思考,反映历史呈现中的价值导向,体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我校打造 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为主体的“核心团队”,以哲社学科教师构成的“主体团队”,由市委党校、社科院、浦东干部学院相关学科教师、有影响的领导干部和企业家构成的“协同团队”三支教师队伍。 实施专项计划助力青年教师发展,斩获全国高校青教赛一等奖、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思政课教学比赛特等奖等多项殊荣。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创建《中国智慧》课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闫方洁获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她提出真信、真懂、真爱才有“年轻、可爱、行动力爆表的马克思主义”课堂


  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集合包括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获得者等校内外专家力量,打造《中国智慧》品牌课程,推出《时代新声》“形势与政策”课,深受青年学生喜爱。落实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方针,率先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上海纽约大学开设思政课。


校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连续多年带头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上思政课


  校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认为, 习近平同志亲自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将近七十年的历史上,标志着我们党对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标志着党中央对思政课老师们的工作成就的期待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全国来说,我们很快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没有适应时代要求的思政教育,就无法培养出适应后小康时代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高校来说,我国很快踏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只有以高质量高效能的思政教育作为灵魂,各个领域的未来骨干和精英们才可能是仁智兼备、身心健全的。习近平同志不仅回答了思政课“为何重要”和“谁能上好”的问题,而且回答了思政课“如何上好”和“怎样支持”的问题。

  华东师大党委将继承本校思政教育的光荣传统,发挥本校教学科研的人才优势,针对国际化办学环境、信息化技术条件和跨学科创新资源,按照总书记讲话的要求,努力建设好、服务好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实现建教育强国、以教育强国的使命奠定可靠的政治基础和人才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我校师生认真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反响热烈。


华东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 王建新  教授

  作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应该把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具有马克思主义崇高信仰以及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热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队伍,作为学院发展以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任务。在新的时代,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马院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我们要采取新的措施,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思政课教师涵养深厚情怀,坚守价值追求,以奉献之心和豁达的胸怀站好三尺讲台,让学生感受到思政课教师人格的魅力、思想的迸发、以身示范的力量,为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华东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  杜玉华  教授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线教师,要坚守课堂理论阵地,不断提升自身素养,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与亲和力,针对学生的思想困惑作出有信服力的回答,当好学生的思想引路人,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  杜震宇  教授

  全体教师都要有明确的思政意识,在所有教学活动中都渗透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培养德才兼备的接班人。习总书记提出对思政教师的六个要求,简明凝练、高屋建瓴、恰逢其时,为树立新时代背景下全体教师的职业行为规范和个人操守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在当前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时刻,这六个要求既是时代的需求,更是全体教师在这个时代无可推卸的职责与担当。

华东师大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张勇  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目标,不仅思政课如此,专业课程也应如此。作为生态与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任课教师,要给学生讲授环境科学、环境问题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讲授、现场的考察、问题的讨论和分析,帮助同学们学会主动思考,认识到中国的环境问题是什么、现状如何、怎样解决、如何看待中国环境问题与发达国家的异同,进而认识到学习生态与环境相关专业,不只是为了谋求一份工作,还要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学习这个专业要为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绿色发展、建设更加美丽的中国而奋斗。这既是专业的责任,也是大家的使命。

华东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龚咏梅  副教授

  思政课是一门高难度的课,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是综合的,甚至是更高的,我们的自我修养、自我学习,永远在路上。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亲近学生,把优秀传统文化、把世界优秀的文化、把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新传统,把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融汇贯通,情理交融,以理服人,以德立人,思政课才有亲和力、吸引力。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许瑞芳  副教授

  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做到“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基本遵循,确立正确的政治观,要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深厚的家国情怀,以作为学生思想成长的引路人;确立正确的业务观,要创新思维、广阔视野,作为学生智识成长的启迪者;确立正确的师德观,要严于律己,体现人格魅力,以作为学生品格成长的示范者。


来源| 新华社 央视  组稿| 党委宣传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   统筹编辑| 董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