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最年轻团队”把“最难讲的课”上得“最精彩” ——以提高实效作为落脚点 复旦大学整体推进《概论》课改革

24.03.2015  19:22

新闻中心讯 学生不爱听,老师讲得累,思想政治课的刻板印象影响了好几代人。怎样把这门“最难讲”的必修课上好,让教师充分发挥能动性,让学生不再愁眉苦脸,是思政课尤其是《概论》课一直以来的改革目标。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有一支“最年轻”的教学团队,平均年龄43.5岁,四成未及不惑之年,三成八零后,他们怀揣着深厚的学术功底,活跃在《概论》课的讲台上。

顾钰民教授领衔的“基于实效性的《概论》课教学改革和建设整体推进探索”教学改革项目,获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这是思政课程项目中的最高奖项,托起的正是“最精彩”的《概论》课。

超越知识传递,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起初读到这本书(英国作家John Gray所著The Silence of Animals)的时候有种莫名的抵抗——如此骄傲的我的灵魂,怎么会是动物本性呢?但后来发现,Gray的观点并不孤单。比如大家熟悉的电影里,《1942》对特殊时期的人性的展现,《星际穿越》中塑造的那位极其聪明、却为了求生而撒谎的星球探索者,《狼图腾》中作为‘神’的狼性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人性的潜台词,都有类似的视角……我们体内这个沉默的动物,既可能展现出John Gray眼中贪婪、自私和残暴这些所谓的‘兽性’,却也是璀璨的文明史的创造者。究竟展现出哪一面,则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和位置:既包括在自然中的环境和位置,也包括在人类社会中的环境和位置。而我们这门课所关注的,就是探讨如何通过制度和文化的建设,让这个‘小动物’更多地展现‘文明’,而非‘兽性’;而它尝试回答这个问题的大背景,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鲜活的当代中国。”

这段开场白来自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琳老师教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上这门课的难度在于课程本身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很强,照本宣科学生很容易产生枯燥感;而且概论课的一些基本原理和中学课本的内容也有相似,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在如今信息爆炸的社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教材理论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社会现象存在一定的反差,又使学生对教材内容产生怀疑感。种种因素,造成一种“概论课不好上”的成见。而在复旦大学《概论》课的讲台上,老师们与坐满大阶梯教室的上百位学生分享着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思考,以自己的“心灵成长史”打破通常印象中高校思政课的死板样貌。

周易》、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杨绛在的《我们仨》、葛兆光的《中国十大经典》、特里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琼•罗宾逊的《经济哲学》、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的资本论》……各时代、各领域的经典作品出现在陈琳老师的一次课中,她带着自己的思考娓娓道来。而在谈到“在西方价值主导的情况下,独立思考对于中国尤为重要”这一问题时,陈琳老师坦诚分享了一次让自己“感到惭愧”的经历:“今年和法国的导师交流时,我问‘是不是欧洲建筑用大块石头,比较容易保存,所以欧洲的房子大都比较old?’,这位已经退休的老教授笑着回答:‘呵呵,这取决于对old的定义,我们而言,超过400年的房子才算是old’……我深深为自己的缺乏历史感而感到惭愧。也许因为我们的时代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所以在我的脑子里,真正与自己有关的历史似乎是从80年代才开始的,而之前,封建中国太遥远,近代中国太不可思议,似乎都与自己无关。和国外的老师同学聊起来时候,发现他们对于历史的传承和我脑子里的断裂感,是非常不一样的。”

避免照本宣科,超越知识传递,思想的教育润物无声,心灵的互动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概论》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途径,在现有条件下,把“社会实践”引入课堂,以新的思路开拓社会实践教学新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实践教学和学分相脱离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联系起来,与当代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成人的价值取向联系起来。而考试方式是指挥棒。《概论》课成绩不再以一张试卷给成绩,而是由理论知识考核、社会实践考核和平时成绩考核这三部分构成,这种分数模式充分体现了实践环节在考试考核中的重要地位,能够综合、准确、全面地反映大学生思政课理论学习的状况。

思政课是全校公共课,如何把这么多学生组织起来开展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呢?“在现实条件下,要使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活动更具现实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就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社会实践理念的转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顾钰民看来,组织大学生走向社会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通过“请进来”的方式,让社会走进校园,使大学生在校园内了解和接触社会,这同样也是社会实践的一种有效形式。

在《概论》课的实践教学中,学校连续六年举办“复旦大学中国市长论坛”,先后邀请近50名市委书记、市长走进校园为学生讲课。就是通过“请进来”的方式,让“社会”走进校园,使大学生在校园内了解和接触“社会”,这一形式在现实条件下,更具有现实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

为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思考社会和人生,学校规定将参与“市长论坛”所写的小论文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获得优秀论文者,期末考试可获免考,成绩直接拿A。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走向社会进行调研和撰写文章,每学期,都会举行主题征文大赛,参赛的优秀作者,同样可以获得免考资格,直接拿A。每届征文比赛的主题都紧扣当下热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增强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顾钰民说,考试方法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有了很大提高,学生的关注点更多地转向对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而不再是考前突击背教材了。“现在都是开卷考试,更不用背教材了,考核内容重在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顾钰民说。

青年学术达人上课是怎样一种体验

据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顾钰民教授介绍,提高教学实效性,是《概论》课教学的基本立足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经过深入调研和筛选,从教材的每一章中提炼若干大学生关心的理论热点和思想上存在的疑点等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以问题来聚焦大学生的关注点,以问题切入来展开教学的内容,通过讲问题,讲清楚现象背后的理论。把教材中的理论内容与现实问题有机联系起来,使这些问题既与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又具有丰富的理论含量,激励了同学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精髓”,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李冉教授会拓展视角,讲西方、讲中国,谈古代,话今天,“让学生从历史当中得出这个结论”,使其认识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从而自觉接受理论的指导。“不能说80后、90后的学生不关心政治”,李冉总结任教授课以来的最大感受,“只要激发起学生的钻研动力,消除以往的看法成见,学生自然会参与到课堂中来”。“我们也从不回避对敏感话题的讨论,这正反应了学生的困惑。我们不仅在课堂上探讨,还把遇到的问题编入辅助教材,进一步解答。”李冉说,了解学生所想,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把课上好。

概论课的老师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化教研室,他们都是学术上的牛人,并且队伍越来越年轻。十位老师的平均年龄为43.5岁,其中40岁以下的老师占到四成,更有三成是80后,最年轻的一位还不到30岁。老师们虽然年轻,却有着深厚的学术功底,师出名门,成果斐然,并深受学生喜爱。

陈琳老师就是一名80后,她师从复旦经济学院前院长袁志刚教授。还在读博时,她就连续两年获得复旦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之经济篇一等奖,据介绍,这一论坛每年面向全国征稿数十篇,能够进入终审答辩的文章不过十多篇,而能获得一等奖的仅有一篇,是唯一的最高荣誉。她的博士论文题为《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实证研究:经济机制与公共政策》,五份论文评审意见(三份明审,两份匿审)均为“A”,在答辩优秀率30%上限的规定下,她的答辩成绩超过90分。2012年,刚刚博士毕业的她就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年,青年项目的批准数量仅占到申请数量的23.4%,而陈琳负责项目所在的管理科学部,批准率不到18%。此外,她也作为第一作者,发文于《世界经济》、《经济学家》等核心期刊。

陈琳专注于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和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擅长采用经济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她看来,《概论》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为主线,以讲解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公共政策为内容,尝试回答“通过怎样的制度和文化建设、让当代中国社会更可爱”这一问题。要回答好这个问题、讲好这门课程,就需要运用几乎所有社会科学和部分人文学科的知识,经济学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实证计量方法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收入分配、代际流动和社会公正问题也是该课程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专业研究的讲述,一来是深入分析的必然选择,二来也有助于帮助同学们树立一种认识:公共政策的制定既要有价值立场和人文关怀,也离不开对社会问题、机制机理的严谨学术分析。

同为经济学博士的严金强老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上海财经大学政治经济系系主任马艳教授的高徒。政治学理论科班出身的宋道雷老师去年刚刚博士毕业,是中国著名政治学家林尚立的高足。这两位80后老师近年来分别在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有了这些年轻学术力量的加入,概论课的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了,而54个课时的背后,有老师们厚实的学术支撑。

没有强的学科,就没有好的课堂教学

“我在期末繁重的专业课复习中提起头回想起这一学期来的毛概,和我以前上过的政治课太不一样了。一点儿也不墨守成规,总是结合时事,复习的时候看您的PPT也发现,在理论中总能结合实际,让理论也变得有趣多了。我以前不喜欢上政治课,但是听您的课总是觉得很有收获。”

“很有个性的老师,能用经济学解读毛泽东思想。”

“这是我第一次觉得政治课有趣,本来打算政治课的时候写作业的,但没想到被您的课吸引,不由自主地三节课都认认真真听您讲课。以前上政治课讲的内容给我的感觉很虚,很多空话,但这次我真的觉得收获很大。谢谢老师能够这么用心地把毛概课讲得这么生动、深入。”

“讲解清楚,内容有时代感。”

这是同学们对《概论》课的评价。

提高教学实效性,师资队伍建设是根本。复旦大学概论课建设的思路是,构建学科建设和思政课教学建设由同一支队伍来承担,形成学科发展和教学发展做到互动、互促的体制。作为教师必须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建设中,但同时又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现在的做法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所有担任博士点、硕士点建设的导师,全部都要担任本科生思政课教学,而新教师一进学校就能够接触和参与学科建设的工作,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是全体教师的共同任务。教研组会定期组织集体备课,进行理论研讨,将最新发生和出现的热点、理论等及时纳入课堂教学。

“我们把每一个环节的改革,都以落实教学的有效性为目标,凡是有利于达到这一目标的改革就坚决去做,不惜花大的代价。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事就不做,不搞形式主义、花架子。”顾钰民说。

这就是《概论》课的“五位一体”整体改革,在做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试方法、队伍建设五方面改革的同时,落实教学实效性这“一体”。这些年来,改革的成果已显成效。

在按规定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同时,教研组出版了教辅材料《“概论”课教学难点问题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在切实用活统编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社会热点,根据课堂互动与反馈情况,编写辅导读本。而为满足大学生的理论拓展研究需求,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标,教研组根据教材中十二个章节的主题为学生列出了《反分裂国家法》、《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等109项延伸阅读材料,涵盖法律法规、中央文件、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的重要文章和讲话、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勾勒出党和国家发展进程的思想脉络和时代主题。此外,教研室每两年出版一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13年出版的总报告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为题,探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及心得》、《实现发展转型的价值导向》、《大学生对基本道德规范的认同探析》等专题文章围绕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作用、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条件、民族精神凝练创新精神培养、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实践与公民教育等问题。这对今后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