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剧社原创军旅题材话剧《天之骄子》荣获中国校园戏剧最高奖

13.11.2014  16:34

新闻中心讯 11月12日晚,由中国文联、中国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剧协、上海市教委等单位承办的第四届中国校园戏剧节颁奖典礼暨闭幕式在上海戏剧学院隆重举行。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复旦剧社的原创军旅题材话剧《天之骄子》荣获中国校园戏剧奖金奖,复旦大学荣获优秀组织奖,剧中男主角杨文广的扮演者、2011级哲学学院本科生田博毅荣获“校园戏剧之星”称号。

摘奖:中国校园戏剧再登顶

据介绍,中国校园戏剧奖为中宣部批准的国家级文艺常设奖项,也是目前唯一由国家设立的校园戏剧最高奖,素有大学生自己的“梅花奖”之称。本次获奖是复旦剧社在迄今四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中连续四次获得奖项、并再次摘得最高奖,这也为复旦大学成立110周年、复旦剧社成立9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2008年复旦剧社原创话剧《托起明天的太阳》摘得中国校园戏剧最高奖, 2010年原创话剧《小巷总理》、2012年原创小品《4:1》获得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创作:大学生参军扬风貌

天之骄子》结合了我国当前在军事现代化领域的重要背景和事件,以我校入伍的优秀学生为原型,以我国自主研发的航空母舰“辽宁号”为背景,讲述了一男一女两名大学生参军砥砺才干、追求梦想的故事。在“天之骄子”号航空母舰上,两人踌躇满志,但一登舰就遇到了舰长和甲板地勤组队员们的重重考验。身体的不适、心理的苦闷,让他们在自我认知上经历着人生的蜕变。演习的严苛、海上的孤独,也让他们不断加深对家国的理解。

从本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的初赛到复赛,再到刚刚结束的决赛演出,《天之骄子》历经整整两载,易稿数十次。《天之骄子》由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讲师周涛担任导演、编剧,为使剧情更真实、角色更有血有肉,周涛在2013年暑期带领演职人员采访了我校参军大学生;不畏酷暑,深入军营一线采风,观摩参军学生的学习、训练、文体活动等,将在军营中感受到的一点一滴转化为舞台上的一言一行。演职人员均由复旦剧社的同学担任,共二十四名演员、十余名工作人员,涵盖了从本科生一年级到研究生三年级的复旦剧社优秀青年力量。在两年来的编演过程中,《天之骄子》先后在复旦校内和上海戏剧学院公演,导演周涛老师每次都根据演出效果和各方意见完善剧本、丰富剧情,同时演员们坚持每周2-3次的排练,从无怨言。临近11月4日的演出时,复旦剧社排练厅每晚都传出嘹亮的军号声,灯常常亮到凌晨,剧组所有成员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最终将一部恢弘大气而感人至深的《天之骄子》呈献在中国校园戏剧节舞台上,传递了复旦学子的正能量,收获了评委老师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立意新颖和主旨深刻,是《天之骄子》此次斩获佳绩的重要因素。在33部入围本届校园戏剧节决赛的剧目中,《天之骄子》的题材属一枝独秀。军事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重要保障。而正当盛年、有知识有思想的大学生士兵是军队最需要的力量之一。《天之骄子》向观众展示了军旅生活的样貌,剖析了大学生士兵的心路历程,用生动的故事证明了大学生士兵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与中央军委作出的“鼓励在校大学生参军”的重要决策相呼应。作为高校戏剧舞台上的作品,《天之骄子》希望传达给广大大学生观众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做出更多的贡献的愿景。剧目希望号召更多优秀的大学生走进军营,在提升我军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展望:明天会更好

对于此次的载誉而归,导演、编剧周涛老师依旧非常谦虚,只说了简单的一句:“明天会更好。”复旦剧社学生社长、2013级新闻学院研究生朱逸骏也“淡定”地表示:“我们需要再接再厉。”而入社已第7个年头的复旦剧社前任社长、2012级传播学系研究生肖遥则自豪地告诉记者,四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复旦剧社一次都没有落下。“我们在挑战自己的同时也在创造历史。”除校园戏剧奖之外,本次戏剧节中,2011级哲学学院本科生田博毅还荣获了个人奖项“校园戏剧之星”:“它不仅是我一个人的荣誉,而是属于和我一起奋战的复旦剧社的兄弟姐妹。我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的背后是复旦、是复旦剧社坚定的力量,我将会和更多的青年人一起演绎并传承这个时代的伟大精神,奋斗不息!”

近年来,复旦剧社的原创作品频频亮相,不管是本届剧目《天之骄子》、往届剧目《小巷总理》还是已经形成品牌的互动剧《1925》,风格均贴近生活,反映复旦师生对于校园、社会的感悟和实践,并通过戏剧的方式发扬光大。复旦剧社在两度荣获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后,将不断在校园原创戏剧领域做出更深探索和更大努力,为进一步增强复旦大学的校园戏剧氛围、繁荣校园文化进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