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优势企业无优势,不科学

19.04.2016  14:20

        朱小姐所经营的清洁公司两次参加招标,也两次中标,两次突如其来的“废标”让其无奈地第三次竞标。

        南山市政道路、绿地清扫保洁服务财政控制金额高达1.03亿元/年,涉及市政道路总面积过800万平方米,周边绿地总面积约550万平方米。

        朱女士介绍,前两次招标,评分规则颇细,“零点几分的差距,可能就决定了你能不能中标”。因为新车可加分,像她一样,很多公司耗费巨资更新作业车辆。平均一辆作业车辆需耗费六七十万元,不少企业购买了五六辆,有的甚至为此欠债。

        2014年12月26日,第三次中标启动。与此前两次不同,此次招标不再设总标的,而是分为23个小标的,每个标的单独进行。

        刘先生是一家企业老总,其称:“以前一个企业可以投多个标段,但只能中一个,现在每个标的因为都是独立的,中过标的也可以再投。

        更大不同是评分项目更为简单,不再要求作业车辆是新车,中标也改以“摇号”确定。

        根据招标公告显示,对参与投标的企业,相关专家会进行初审,通过初审的企业,再按专家评分高低,去除排名最后的10%,剩下90%再进行摇号。

        有8家企业负责人称,按照新中标方式,每次招标,候选企业达三四十家,“摇号”不能体现清洁企业实力差距。

        “我们清楚这是为了反腐,但程序设计是否更为科学呢?”刘先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