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 先磨教师 学校首推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培训计划 工科生毕业环节将更注重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

15.12.2014  23:27
      本科毕业后的工科学生能迅速转变角色,成为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吗?要培养大批会计算、能画图、懂设计,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师,我们的工科高等教育急需做出怎样的转变?在副校长于建国的推动下,我校以实际行动对此作出了回答——启动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培训计划,今后将着重加强工科类本科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12月13日,第一场重量级培训讲座开讲,正式拉开了培训计划的大幕。  
图片说明:学校举行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培训计划首场培训会,百余名教师与会
          “工程师的培养与科学家的培养同样重要!”于建国在主持培训会时强调。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于建国指出,目前,我国工科高等教育的软肋在于忽视了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此方面的师资十分匮乏。他谈到,一方面,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大批工科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加入《华盛顿协议》后,我国的工程教育要与国际接轨,势必要重视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他介绍,我校在化工领域优势鲜明,在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培养方面虽然尚存不足,但相对还是走在全国前列,因而更有责任继续加强,树立榜样。  
图片说明:于建国主持培训会并讲话,华峰受邀作报告
        当天,国家设计大师、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华峰教授用3个小时,向教师们分享了30年的从业经验。他带来了难得一见的设计图——《上海化学工业区产业布局规划总平面图》等,并通过许多工程实例,提纲挈领地讲授了化工厂总图设计的基本内容、设计原则、设计规范等。       华峰介绍,化工厂的总图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6项主要内容:厂址选择、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管线综合、工厂运输及道路、绿化布置。对这些内容,他一一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表示,工程设计的实践性很强,目前化工厂的自动化程度高,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更高了,要成为拔尖的工程师并非易事,需要大量实践经验。同时,他说,工程设计过程中技术含量高,同样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图片说明:我校教师认真听讲,勤快记录
          培训现场里人员济济,全部满座。许多人在现场奋笔疾书,记录要点,场内也不时传出手机拍摄大屏幕上PPT资料的“咔嚓”声。来自化工、资环、材料、信息、机动学院以及药学院等的百余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前来聆听讲座的除了青年教师,也不乏资深教师,比如上海市教学名师、化工学院的齐鸣斋老师。将为培训带来3场讲座的华东理工大学工程公司也十分珍惜此次系统化的培训机会,其30余名员工闻讯,也欣然前来“蹭课”。  
图片说明:现场听众的装备齐全,笔记本电脑、录音摄像、照相设备齐上阵
        此次培训由教务处牵头,在6个工科学院——化工学院、资环学院、材料学院、信息学院、药学院与机动学院先行试点。培训分为校级与院级两个层面。校级培训由富有经验的化工学院担任“总设计师”,共安排了12场讲座,涵盖工程公司一个大项目在实际设计中的各个过程。院级层面则由各学院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安排。       教务处处长乐清华、副处长张先梅,化工学院副院长赫崇衡,机动学院院长助理惠虎,以及此次培训的具体安排者、化工学院资深教师顾熊毅等共同参加了首场培训会。   ■ 相关链接       华峰,1982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石化系高分子专业,进入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后改制为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历任石化工艺室主任工程师、主任,公司总工程师,中石化联合反应工程研究所设计部总工程师,中国化工学会石油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基本有机原料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防腐蚀技术协会副理事长,《石油化工技术经济》杂志编委,现任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高级顾问,上海市政府参事室参事。
      他长期从事石油化工工程工作,先后负责大中型项目数十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十二项。2000年获国务院自然科学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被建设部授予“国家设计大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