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设摊屡遭投诉 执法部门称只"管控"不能"取缔"

09.09.2014  10:25

  9月9日消息:乱设摊,常被形容为城市“牛皮癣”,一直名列“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黑名单”前列。这些小摊点让人又爱又恨,居民既需要,不过也为由此带来的环境脏乱而苦恼……

  黄浦区厅西路,一条仅百米长的南北向小路,马路菜场在此已盘踞了10载。附近居民孙先生为此投诉多年,却眼睁睁地看着摊贩越来越多。最终,无奈的他只能选择举家搬迁。眼下,正值整治乱设摊时期,他关心:厅西路的马路菜场,能取缔掉吗?

  遗憾的是,记者了解到,这里的马路菜场被归类为“设摊控制点”,不在取缔之列。那么,控制点能否“控制”得住呢?

   马路菜场“”住校门

  据孙先生回忆,早在2005年,厅西路上就有马路菜场,但当时摊贩不多,人流也少,整条马路较为畅通。近年来,随着附近其他马路菜场被一一整治,厅西路上的摊贩越来越多。

  9月2日下午4时不到,记者前往厅西路实地察看。但见人潮涌动,吆喝声、讨价声、油炸炒菜声此起彼伏。摊贩们租用了沿马路两侧棚户区的平房,跨门营业,甚至还有卖活鸡的摊点。两侧的人行道上摆满东西,完全成了营业区域。

  在厅西路东侧中南部、近斜土东路,是立达中学西部校区校门。正值放学时间,校门口聚集了大量家长,几名协管员正努力维持秩序。在协管员的管理下,校门以南的50米厅西路段,摊贩们让出了中间的通行区域。但校门以北的大段厅西路,六七米宽的道路,中间仅留了约两米,来往买菜的人把里面挤得水泄不通,加之自行车、助动车挤在中间,整条路穿行十分困难。居民称,高峰时段从南到北走一遍,少说需要10分钟。

  更让附近居民难以忍受的是,鱼腥味、熟菜味、油烟味、活禽粪便味等各种异味混杂,地上污水横流,环境脏乱恶劣。而事实上,厅西路西侧,就有一家徽宁路室内菜场。厅西路38弄一位居民认为,这条路有学校、有正规菜场,没有理由让马路菜场继续存在。

   取缔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居民们希望乘着顽疾整治“东风”,能让厅西路变得干净。可黄浦城管半淞园路街道中队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厅西路为黄浦区的“设摊控制点”。

  所谓“设摊控制点”,是指可占道时段经营的场所。据市绿化市容部门排摸,目前全市设摊控制点共有110处,容纳摊位数5290余个。与采取措施集中治理取缔的全市104个“无序设摊聚集点”不同,“设摊控制点”的管理思路是通过多次整治,将摊位数量、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设摊有序、道路畅通、环境良好”的目标。

  厅西路被列为控制点而非取缔点,原因相当复杂。据城管半淞园路街道中队介绍,一方面,厅西路马路菜场存在客观的民生需求,即徽宁路室内菜场无法全部满足周边市民,厅西路马路菜场甚至满足了部分豫园、小东门等社区居民的买菜需求;另一方面,这里是待动迁地块,沿路居民通过出租房屋,获得了一部分收入以改善生活。如果要取缔,势必影响到这部分居民的利益,由此可能产生对抗,引发社会矛盾。采取控制措施,事实上也是一种无奈之下的“妥协”,是希望能在“居民要买便宜菜、小贩需要生存、城市需要整洁”三者中寻求一个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