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化学院徐群杰教授论文入选ESI高倍引论文

26.09.2016  14:40

   


  根据ESI 2016年9月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我校环化学院院长徐群杰教授2016年1月发表于腐蚀科学领域国际最顶尖期刊《腐蚀科学》(Corrosion Science)(冶金工程类SCI一区期刊, IF为5.154)的论文《Etching and heating treatment combined approach for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on brass substrates and the consequent corrosion resistance》入选2016年ESI高倍引论文,此篇论文是我校首次在腐蚀科学领域入选ESI论文,也是环化学院以第一单位和第一作者发表的第六篇ESI论文(前五篇ESI论文作者分别为:姚伟峰教授2篇,闵宇霖教授、刘海梅教授和时鹏辉副教授各1篇)。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研究对国民生产具有重大的意义,在金属表面构建超疏水膜层是提高金属耐蚀性的一种有效方式。该文对黄铜采用了一种刻蚀与高温氧化协同作用的处理方式,最后通过硬脂酸改性获得了具有微纳结构的超疏水表面,接触角达到了153.6°。电化学测试显示处理后的黄铜在3.5 wt% NaCl溶液中表现出了很好的耐蚀性,缓蚀效率达到了98.7%,且在溶液中浸泡20天之后仍然维持了较高的缓蚀效率。该方法为在合金表面制备功能性超疏水膜层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1553001)和上海市电力材料防护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No.14DZ2261000)的支持。《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SM简称ESI),是由世界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所(ISI),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学术机构、大学及学者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ESI共分22个学科领域,高被引论文是根据ESI统计被引频次排在相应学科领域前1%以内的论文,它从文献角度反映了论文影响力。高被引论文数是衡量学校科研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环化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