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学问·学派”论坛】上海自贸试验区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08.12.2017  11:07

12月6日晚,由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处主办,共青团上海财经大学委员会、学生联合会共同承办的上财“学者·学问·学派”论坛第七期于红瓦楼三楼小礼堂如期举行。作为本学期的收官之作,论坛特别邀请到国内自贸区研究领域权威专家赵晓雷教授,围绕“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两大国家战略,对上海自贸试验区新一轮金融改革进行全面解读。论坛主持人由城市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后周倩担任,来自校内外百余名师生一同聆听了赵教授的精彩讲解。

赵晓雷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讲座的四大主题,分别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及相应的制度—技术条件、上海自贸试验区支持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两大要件,以及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与人民币国际化。赵教授通过回溯1991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定位与目标的系列要求,指出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是世界性货币兑换中心及资本和投资平台,为全球市场提供融资。紧接着,赵教授阐述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所需的基础设施与技术条件,并对照上海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

在系统梳理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各项基础要素后,赵晓雷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上海自贸试验区“3.0版” 金融改革举措,包括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资本项目开放和制度技术支持等方面。着重解读了相关制度设计及其落地转化,并为上海自贸试验区“3.0版”金融改革把脉。之后,赵晓雷教授提出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两大要件,一是着力承接运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二是积极争取亚投行营运总部或支付中心进驻,配合“一带一路”战略的互联互通建设,为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个国际融资平台的选择。赵教授补充道,通过以上制度创新和技术操作,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将成为跨境人民币清算支付、境外人民币回流、离岸在岸人民币的联通、双向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的主渠道,并支持亚投行成为以人民币为主要货币的全球发行中心。最后,赵晓雷教授就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与人民币国际化予以进一步说明。他指出,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是中国融入国际货币体系、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但凡事皆有两面,人民币入篮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也对我国金融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和监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互动环节,师生围绕着“特朗普减税”计划、金融中心离岸业务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讲座中,无论是国际金融中心的理论背景、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制度改革抑或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相关实例,赵教授都能信手拈来、娓娓而谈。赵教授凭借其深厚的研究功底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异彩纷呈的学术报告,也为本学期上财“学者·学问·学派”论坛画上了句号。

上财“学者·学问·学派”论坛于本学期初设立,每双周一次,系专为我校学者讲授和传播其所做学问的论坛,旨在提升上财学者与师生就学科学问进行研讨和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加强认知和思想碰撞,推动在相关学科领域上财学派的形成。目前上财“学者·学问·学派”论坛已举办七场,汇集十余位专家名师,累计超过千名师生前来聆听,内容涵盖了计量经济、国际经贸热点、房地产与城镇化、理论计算机、新时代挑战与企业发展模式、行为金融学以及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等多学科领域。论坛记录了主讲嘉宾的妙语连珠与慷慨激昂,见证了广大学子的好学如饥与求知若渴,也初步建立了论坛的学术品牌。三学论坛将不断完善,精益求精,为加强本校师生间的学术交流、推动学校整体学术氛围而不懈努力。


(  供稿:李爽  供图:杨雯君 编审:张勃欣  收稿日期:2017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