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网站]上海交大党委副书记胡近:深入推进和落实征兵工作

15.05.2015  01:41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始终站在强军育人的战略高度,坚持把征兵工作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让部队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历练舞台,让入伍经历成为大学生生涯的宝贵财富。在工作实践中,多方探索,努力为重点高校开展征兵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2014年,共有41位同学光荣入伍(其中3人为硕士研究生)。2002年至今,上海交大共有234名学生参军入伍。其中,24名学生荣立个人三等功以上荣誉,48名学生在部队入党,237人次获嘉奖或被评为优秀士兵。 

  学校党委认识到,面对国防现代化建设,以及应对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重点研究型大学理应为整个部队的现代化建设,以及部队整体学历层次的提升做出贡献,这是大趋势。为此,交大党委重视和推进大学生征兵工作,坚定地把这作为交大办学使命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时,也坚定地将此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落实。主要工作特点包括: 

  1、靠前部署,系统推进。去年五月,在总参和教育部联合召开全国大学生征兵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后,校领导立即主持召开现场工作落实会,部署领会会议精神,吃透征兵政策,深入宣传发动。学校强调发扬“四千”精神:想尽“千方百计”,访遍“千家万室”,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全力推进征兵工作。武装部通过信息专报,定期向主要校领导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学生处多次针对征兵工作进行专题研究,两周一次召开院系学生工作会议专门部署推进;分管校领导通过专题协调会、工作午餐等形式,协调解决参军报名学生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近些年我们还专门到兄弟高校调研,学习同类型高校征兵工作的经验与举措,拓宽工作思路,把握工作规律。 

  2、多措并举,营造氛围。学校多措并举,积极营造“参军入伍,奉献报国”的浓厚氛围。一是认真梳理征兵工作宣传提纲,将征兵条件、报名方式、优待政策等整理成简明要点,便于全校适龄学生有效了解征兵事项;二是各部门积极配合,通过校园宣传栏、横幅、海报等传统媒介和电子宣传屏、楼宇电视等渠道,做到各个校区全覆盖;三是利用互联网新媒介,通过校园网、微博、微信、人人网、百度贴吧等平台,扩大征兵宣传的影响力,开通在线交流咨询渠道;四是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组织优秀退伍学生加入宣讲团,以学生视角,并以学生话语体系,深入开展宣讲,交流参军感悟和收获。 

  3、完善政策,保障到位。学校成立征兵工作领导小组,对征兵工作给予全方位的支持保障。各职能部门、院系在宣传、动员、咨询、政治考核、资助、学籍学业等方面联动协作、密切配合,细致做好服务工作。为鼓励广大青年大学生积极参军,学校制定了较完备的配套政策:一是本科一、二年级学生退伍复学,提出申请经相关院系和学校批准后,可转读其他专业;二是在部队表现优秀的同学,返校复学在符合教育部相关规定前提下,可获得推荐免试直升研究生资格。 

  4、深入发动,务求实效。结合近几年征兵工作实践,学校实行征兵宣传“四进”:一是“进班级”,由各院系思政教师和班主任进班级,分析以往参军学生数据,梳理重点学生类型,有针对性地点对点做动员工作;二是“进寝室”,由学校武装部组织退伍学生、国防生把征兵宣传提纲发放到所有学生宿舍,第一时间对适龄学生进行征兵宣传动员;三是“进课堂”,由思政教师、优秀退伍学生组成宣讲团,通过专题宣讲、励志讲坛等形式,开展面对面的集中宣讲,号召广大同学积极投身国防;四是“进家庭”,院系通过家委会平台、电子邮件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征兵政策,就家长们关心的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与解答,家校互动推进征兵工作。 

  5、全程关心,激励引导。重视征兵入伍、部队服役、退伍复学全过程的关心激励工作,做到“学生入伍安心,部队服役暖心,学生家长放心”。在入伍前,组织退伍老兵传经送宝,为即将奔赴军营的新兵答疑解惑。组织隆重的新兵入伍欢送仪式,勉励同学尽快转变角色,在军旅中磨练意志品质、贡献聪明才智,彰显交大学子良好的精神面貌。在同学服役过程中,从学校、学院到班级,不忘对服役大学生士兵的跟踪关心,平时同学一封信,每周一份《上海交大报》,中秋节一份慰问品,细微之处让服役同学感受温暖。支持退伍学生协会每年组织专题社会实践活动,奔赴部队看望慰问服役同学。退役复学后,一人一事,由专人跟进落实各项优待安置政策,并为退伍学生提供施展才干的舞台和机会。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上海交大将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做到力度不减、标准不降,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改进方式方法,多方深入挖潜,力争把更多更好的优秀学生输送到部队。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 胡近) 

来源:教育部网站 2015.05.13 

原文: 上海交大党委副书记:深入推进和落实征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