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记者的日志:我们需要怎样的支教?

25.10.2015  06:38

      >>>2015年西部支教公益行

  返程的路依然崎岖难行,路过村庄,路过集镇,路过周六不上学在门口玩耍的孩子。他们好奇地注视着大巴车,那眼神让我想起小时候的自己,和小伙伴们步行1个多小时去镇上,只为看火车。每有火车通过就不错眼珠,久久凝视,会猜想,火车上这些人从哪里来,火车又会把他们带到哪里去?甚至会顺着铁轨,寻找车窗里丢出的东西,寄望或许能找到什么新奇的玩意,哪怕只是一张漂亮的糖纸。

  孩子对外面的世界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吧,尤其是身处大山深处,信息闭塞的他们。就像一个孩子说的:“我未来要当一名飞行员,看遍全世界。我不喜欢有山的地方。”是啊,层层叠叠的群山,色彩斑斓,它们丰富了秋天的色彩,但却也阻挡了孩子们望向外界的视线,要想走出去就更加不易。

  在返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我们这种短期支教能带给孩子什么,能帮到他们多少。这短短几天的热闹,能给他们带来多少改变?

  校长是希望小学里资格最老的,已经待了三年,其他老师来待个一两年就走了。为了提高乡村教师的积极性,有关部门推行了教师竞聘机制,优秀的教师可竞聘到城里去,清水乡内部也可教师交流,比如说从沟内交流到沟外。校长说,这样挺好,因为教师只有好好教才能出去。“可是,这样对孩子们公平吗?刚刚熟悉的老师第二年就换了别人?”也许我的问题太过尖锐,本就不善言词的校长陷入了沉默。

  于是,有条件的家庭就把孩子送到县城去,因为那里有更好的硬件和师资。其实在我的家乡山东农村,也是一样的情况。村小的孩子和村小的老师,他们如同被遗落在田埂上的种子,要造就一片欣欣向荣,多少不易。

  我的一个朋友说,人最大的不平等就是出生的不平等,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对这句话有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得有多少努力和机缘巧合才能从山窝窝里飞出一只金凤凰?也许恰好这个孩子够聪明够努力,也许这家的家境够殷实,父母身体健康又勤劳......

  学校的食堂已经垫好地基,但工地现场连续几天都没有施工队出现。校长说,本来教育局要求食堂十月底建成,但现在他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建好,因为施工队没钱了。食堂的修建是教育局拨款,由中标的施工队垫资修建,建成后由校长验收,验收后才能收到钱,现在他们没钱了。不过校长说,队长已经回老家贷到了二十几万,也许不久的将来,食堂就能建好。

  校长说,食堂建好后,支教队伍这次新捐献的乒乓球台可以搬到食堂去,既能当吃饭的台子,课间还可以让孩子们打打乒乓球。

  但是至于建成后食堂的功能实现到哪种程度,他自己也不清楚,一切都要等教育局的文件,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中午在这里吃饭的孩子能吃到热的。

  是的,孩子们的中饭是一个让志愿者特别“耿耿于怀”的问题,因为有些家远的孩子的中饭就是爱心早餐的一个饼,很硬,又没食堂加热,喝热水需要到校长室找,孩子们不愿意吃,于是中午这顿就省了。

  其实,与其说物质条件太差,不如说有些家长不用心。因为也有很多孩子中午自己带饭,或者回家吃。而家长的不用心,似乎又归结于他们对教育的不重视。岷县自古是药材产地,各地药商聚集,也形成当地重商轻文的习气。而家长忙于生计往往顾不上孩子,学校被他们当成孩子的托管所,孩子放学后又被当成家里的小帮手。校长说他曾几次对这样的家长进行说服教育甚至大发雷霆,但收效甚微。要不是教育局规定孩子必须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也许很多孩子就辍学了。

  “有些事情不是你们能做的,也不是我能做到的。”校长的语气听上去疲惫又无奈。

  后记:在这里,我是一名志愿者,而不是一名记者,这些所见所感如果不说出来,会让我遗憾和不安,我希望这篇日志能引起一些思考,支教的目标是否仅仅局限于孩子?在乡村教师的队伍建设上是不是该有更好的方式?不管怎样,就算只有这些收获,这趟支教也许就没有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