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张苏军调研上海司法行政工作并提出殷切期望

12.11.2015  13:22

 

11月4日,司法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张苏军利用在浦东干部学院学习的间隙时间调研上海司法行政工作,实地查看了浦东新区三林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中心和周浦监狱,听取社区戒毒社区康复试点工作和监狱工作汇报,并和与会人员就试点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和监狱工作进行了探讨和交流。郑善和、钟杰、吴琦、戴卫东等同志陪同调研。

 

张苏军同志对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积极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试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指出,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立足社会化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试点,符合戒毒工作规律,打通了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戒毒康复、社区康复等戒毒措施之间的“结合部”,使戒毒四种类型的措施形成了“闭环”,提高了工作效率,初显工作成效,要坚定不移地把这项工作做下去。

 

张苏军同志强调,当前正处于“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关键时期,上海的探索符合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精神,符合司法部“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和法治的理念,司法部将大力支持上海开展此项工作,将把上海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试点工作纳入到司法部2016年重点工作中去,争取纳入到下一轮全国司法行政工作改革试点中去,纳入到司法部“十三五”规划中去。

 

张苏军同志要求,要把四个区的试点工作继续做好,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要按照实体化建设、实战化运作的方式,加强介入、管理、管控和帮扶的力度和频度,建立更加精确、细致、科学的工作成效评价机制。希望上海能进一步探索戒毒工作规律,总结经验,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上海城市特点的戒毒工作路径,为禁毒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张苏军同志对上海监狱整体工作开展和下步发展思路给予充分肯定。指出,上海监狱工作起点和标准较高,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干警素质上,都走在全国前列。下一步,要认真落实全国监狱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加强探索实践。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罪犯关押体制。要加强“十三五”期间的规划,在纵向安全上,积极探索高度戒备、中度戒备、低度戒备、半开放式、中间措施等类型监狱(监区),逐步形成涵盖高、中、低度戒备等级、较为完善的监狱分类管理模式。在横向功能上,要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罪犯各类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实行科学分类和评估,有效配置管理教育资源,依据不同罪犯类型,积极开发针对不同类型罪犯的有效改造项目,着力打造特色监狱、特色监区。要积极探索附条件假释制度,加强与社区矫正工作的衔接,推进刑罚执行一体化。二是要进一步提高监狱管理能级和实效。加强顶层设计,重视在源头上对罪犯的分层分类,实现动态分类、科学分类、精确分类,精准定位投送,将罪犯放在最有改造效果、最合适的监狱、监区中去改造。要在安防信息系统上下功夫,强化日常化运行,将日常管理纳入到视频系统,做到常态化、实体化运行,实现集约高效和动态管控。要积极探索开发罪犯改造软件,强化各类软件运用,使基层干警能熟练地、标准化地操作各类软件。三是要抓实中心任务。坚持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坚持劳动生产为改造服务,凸显监狱本质职能。要根据罪犯需要、社会需要,优选劳动改造项目,多开发一些习艺性、利于就业的技能培训项目,实施分类技能培训,提高罪犯重返社会能力,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四是要提升干警素养。加强干警分层分类、按需培训练兵,特别是贴近工作实际的实战性培训,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