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人物:记上海台风研究所野外探测团队

21.09.2016  21:38

中国气象报记者 王瑾

  每年台风欲登陆时,家家户户唯恐避之不及。然而,在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却有一支特殊的野外探测队伍,哪里风最强、雨最猛,哪里就是这支队伍最向往的地方,这个团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追风战士”。

  7月7日,今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步步逼近福建。已有多年野外观测经验的追风战士们在野外探测团队队长赵兵科博士的带领下,驱车1000多公里,早早到达福建沿海守候。傍晚过后,风有所加大,连近20吨重的追风车也有些晃动。后方传来最新消息,台风“尼伯特”将于7日夜间登陆,队员们兴奋起来,台风就要到了!天空开始下雨,先是细密如花针,慢慢变作黄豆,很快暴雨倾盆。突然,车上的激光雨滴谱仪数据中断,张帅和林立旻毫不犹豫,迅速登上车顶。狂风呼啸,雨水横冲直撞,打在脸上身上,像针扎一样疼痛,雨衣雨裤瞬间湿透。风雨中,视线变得模糊不清,但两人的默契很快让问题浮出了水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排查,仪器终于恢复正常。浸泡在雨水和汗水中的队员们欣喜地笑了。

  7月8日1时,队员们准备按计划放飞探空气球。急风骤雨中,只见夏卫祖紧握住气球进气的一端,艰难地给气球充着气;陈国民一边半蹲着匍匐向前,一边高举双手紧握气球的另一端,丝毫不敢有半点松懈。大风吹得两个人几次踮起脚尖,好像跳起了风中芭蕾舞。充满氦气的大气球,在暴风雨中撕扯着、狂舞着,不断变换着各种造型,直径1.5米的圆球硬生生被拽成了5米长的“丝带”。避开树枝、绕开电线,既不能擦伤气球,又不能让自己被风刮跑,放球员拿捏着分寸一路小跑,顺势踮脚、扬手、送球,一气呵成,把气球送入了茫茫夜空。成功了!大家相互击掌,欢呼雀跃。不过这仅仅是个开始,追风过程中,需每隔两小时施放一次探空气球,高强度、连轴转的工作使得追风队员常常连续两天两夜不能好好吃饭和睡觉。困了只能在车里眯一会儿,饿了也只能嚼上一口饼干和方便面。

  虽说现在用气象卫星可以从高空及时监测台风的动向,但它却无法窥探到台风的全貌,诊断台风核心的“生命体征”更是力不从心。台风所野外观测团队自2007年起先后完成了十几次外场观测试验,填补了台风观测的多项空白,为台风研究和预报奠定了基础。近年来,这个团队为了更好地实施野外探测,还在沿海多个岛屿搭建外场观测基地。6月下旬,团队依托台州气象局大陈岛观测站建立了新的台风外场观测基地。在建设过程中,队员们顶着暴烈的阳光和强劲的海风,硬是用双手与肩膀将毫米波探云雷达设备架设到楼顶,个个都晒脱了皮。

  除了追风,团队还担负重大活动保障甚至国防等野外监测任务。7月22日,应上海警备区要求,由赵兵科、方平治等5人组成的气象民兵保障分队第五次赴苏北为上海某部炮兵分队实弹射击演练提供现场气象保障。炎炎烈日下,队员们顶着40℃的高温,测量气温、气压、风速等,及时传输给演练指挥部。有时部队夜间演练要持续到半夜12点,等气象保障队员结束工作回到驻地时,睡不了几个小时又要开始新一天的工作。正是有了气象专业保障,炮兵如虎添翼,所有炮全部采取精密法射击,命中率大大提高。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陈平少将对保障分队工作给予肯定,指出“气象保障是战斗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诸多气象科研工作中,野外探测可谓“吃力不讨好”的活儿,不仅是辛苦,更因为探测工作需要天长日久的积累,这就注定了它是一份寂寞的事业。然而正是有这些无怨无悔、甘于奉献的野外观测队员守住寂寞,才有气象事业更辉煌的明天。

(来源:《中国气象报 2016 9 12 日四版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