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未来当工人自豪有奔头如同捧上“金饭碗”

10.03.2017  14:45

  一身灰,满脸汗,机器轰鸣声中车钳刨……过去30多年间,这是工人“老大哥”留给人们的职业印记。今天,很多年轻人不愿进工厂,也和这样一身不太“体面”的形象不无关系。进工厂当工人,真的又脏又累?过去或许是这样,但伴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升级转型,高技能、高知识的新型工人跻身紧缺人才行列。未来中国,工厂将成为汇聚大量“学霸”的天地,新兴制造业将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工人将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如何把优秀青年“”进工厂?全国人代会现场,代表们纷纷把脉问道。

   制造业迎新机遇,产业工人要升级

  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模式,是我们的追赶目标。在制造业升级转型战略大计中,人才供给侧改革是重要的战役之一。

   张维华代表:尽快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去年全国“两会”后,34个在沪全国人大代表,历时四个月,走访了华为、中兴通讯、江南造船厂、振华港机、新时达机器人公司等一批著名的传统制造业和新兴技术企业,最终得出结论:在制造业升级转型战略大计中,人才供给侧改革是重要的战役之一。

  这一调研项目的召集人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张维华说,制造业的升级,不能全依靠流动性大的农民工和临时工,产业工人队伍也要及时转型升级,我们需要一大批掌握着现代技术的高技能工人。

  通过调研,人大代表们发现,“十三五”规划中的制造强国战略中,重点是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需要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中国制造业想要在国际竞争中杀出德国、日本等技术强国的包围圈,就要尽早向高端、智能、绿色的方向“加档提速”。什么样的制造业符合“高端、智能、绿色”?张维华说,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模式,正是我们的追赶目标。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正迎来转型升级、由大到强、实现弯道超车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本土”战略,以德国实施工业4.0战略、美国发展工业互联网为代表,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加紧部署发展智能制造,谋求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继续占据领先优势;一些发展中国家依靠本国资源,以更低成本积极吸引和承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

  竞争如此激烈,人才是决胜的法宝。张维华代表建议,尽快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高素质的产业技术工匠队伍的建设,努力提升高技能工匠人才的社会地位,大力培育和稳定职业技术人才队伍,坚持把专业技能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

   张兆安代表:稳定技能人才队伍是当务之急

  经济学家出身的张兆安代表说,改革开放至今近40年中,中国经济总量在全球排名第二,可以说,工业化发挥的作用非常大。目前我国正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面临转型升级。人口红利的历史阶段已经过去,依靠廉价、低成本劳动力的发展已不可持续。从经济结构和产业机构来看,目前服务业比重逐渐上升,而制造业农业比重已经下降到了一定程度。没有了人口红利,制造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劳动力也面临转型升级,人才素质和技能亟需提升。

  他表示,近几年,经济领域出现“脱实向虚”现象,虚拟经济对原有的制造业产业工人也产生了一定冲击,导致部分产业工人“出走”。这种现象将对我国工业的长足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同时,制造业面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三期叠加”,有些实体经济企业遭遇需求萎缩、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出现了生产困难的情况,也对劳动力队伍的稳定性带来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出台《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作用。“制造强国”战略之下,产业工人一定会成为中国经济再次腾飞的重要支撑力量。

  张兆安表示,当下,产业工人这一职业身份在社会大众认知中日渐式微,收入不高是不争的事实,在传统企业中的工作环境尤其艰苦,同时专业技能要求又高,年轻人不愿意当工人成为突出问题。因此维护工人队伍、技能人才的稳定是当务之急。

  他建议,一方面,要加大顶层制度设计,合理增加产业工人收入,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快技能人才培训力度,提高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

   沈志刚代表:上海应率先打造全国技术高地

  未来的上海靠什么发展?“上海的发展不光靠白领,还要有大量尖端制造业、有专门技术的匠才;不光靠院士搞研发,还要有能把研发转化为产品的技师。如果没有一支高端技能人才队伍,上海要成为高端产业引领者,不可能!

  对工匠问题研究了很多年,自己也曾去德国留学、考察技工选拔制度,沈志刚代表已是连续第五年在全国人代会上呼吁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他说,上海应当领全国之先打造一个技术高地———而不是技术的低谷。

  未来的工人一定不是昨日的“老大粗”。他说,今后从事技术工作,再也不可能像过去拧螺丝钉这么简单粗暴,需要大量“学霸”、“技术控”充实到队伍中。他建议,目前上海有大量农民工,他们的子女可通过升学进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深造。经由职业教育这一路径获得体面工作的机会,从而融入上海,可以帮助“农二代”顺利实现转型。

   以更多获得感,吸引人才进工厂

  “学霸考交大复旦,学渣读职校技校。”这是一位人大代表给记者概括的当下升学择校中的“二元现象”。优秀学生对进工厂当工人避之不及———技工队伍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尖端技术“引进门”却“学不会”,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人才生态链。如何打破它?怎样才能吸引“学霸”进工厂?

  “在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的现今,我们不能再要求人才只讲理想信念,不能总是让技术工匠当雷锋。”众多人大代表如是说。

   严诚忠代表:不能总让人做“雷锋式”工匠

  “过去八级工每月工资120元,一般职工36元、45元,技术工人收入远远高于干部。这就是真正的薪酬体系!”全国人大代表李斌直言,现在,有的干了几十年的老工人,收入还比不过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虽然高级技工也有拿高薪的,但总体而言,行业薪资标准偏低。“行业平均水平大约是5000元左右。”全国人大代表周振波来自制造业企业,他给记者测算了他所了解的技术工人薪资行情。

  前不久,上海评选出了88名“上海工匠”,其中38人是普通一线工人。据相关部门调查,其中相当部分工匠的工资待遇偏低,有的甚至在全市平均水平之下,最低的一位怀揣一手好手艺每月只拿3000多元。“和社会总体收入状况相比,这个水平明显偏低,在当下物价水平的反衬下,技术工人这一岗位的优越性得不到体现。”一些人大代表评价道。根据全国总工会此前一项调查,一线职工、农民工、劳务派遣工收入增长缓慢,受访一线职工中70.3%对当前工资收入水平表示“一般”或“不满意”。

  那么,“评到了‘工匠’,收入能不能翻番?社会地位有没有提升?

  全国人大代表严诚忠遗憾地告诉记者,工匠和非工匠,从收入来看差别不大,从社会认同感、公众荣誉感来看,也还没有看出明显不同。

  “大国工匠一点也不比长江学者差,都是为社会做出创新性贡献,你说,一项工艺的改进和一篇SCI论文的发表,哪一个价值更高?我认为,孰轻孰重很难绝对评价。”严诚忠说,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产业升级是未来维持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从长远来看,能够支撑城市转型的,是先进制造业,不是金融业,不是虚拟经济,我们的产业需要智慧升级,不能光靠长江学者、院士,还要靠大量工匠。”他建议,从顶层制度设计开始强调社会认识的导向性,评选“教授级工匠”,让高技术工匠享受教授待遇,中端专业技能工人享受讲师、工程师待遇,“大国工匠能不能成为一个对优秀学生有足够吸引力、引领时尚的新概念,取决于有没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过去,工人阶级是有优越感的,应当让这个职业重拾优越感,要实施激励性开发。”严代表说,我们的制度不能总是让人做雷锋式工匠,“如果当工匠收入待遇远远不及教授,那我为什么不当教授?为什么不能选择工作环境更舒适、收入更高的职业?

  “在这个问题上,国企要敢于承担责任,成为制度创新的先行者。”全国人大代表沈志刚说,目前一线工人岗位收入偏低的现象,主要是在国企,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周振波代表:留住一线工人要靠政策“偏爱

  上海德力西集团是一家主要从事电气制造的企业,其综合实力连续11年荣登中国企业500强,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列。全国人大代表周振波就来自这家企业,他长期在变压器生产第一线车间工作,熟悉企业的用工情况。

  “我们企业90%以上的职工都是一线工人,但是很少跳槽流动。”周振波告诉记者,这几年,整个制造业出现技术工人招工困难,由于行业薪资水平偏低,手握技艺的工人频繁跳槽“出走”已成为普遍现象。

  德力西凭借什么能留住一线技术工人?“公司对一线工人,在各种福利、政策上,一直是明显照顾的。”说起这个,周代表如数家珍:每年,企业会给家有祖辈的一线职工寄送慰问金,“这笔钱是专门给职工的爷爷奶奶们的。”每当一线职工过生日,企业工会会送上奖金表达祝福,还会定期组织外出旅游。

  不仅如此,一线工人回家探亲还能报销来回路费,而且是火车卧铺标准。企业积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确保一线职工有休息、休假权。公司还为一线职工提供带有空调和卫生间的宿舍;有家属的职工可以在外租房,由企业提供租房补贴。“这项补贴只针对一线工人,你要是当了干部,那就没有了。”周振波自豪地告诉记者。

  针对一线工人的“专项福利”还不止这个。譬如就餐补贴,干部没有,一线工人每顿饭补贴5元,个人只需付两三元,就能吃到四菜一汤。公司每季度、每年度的先进评选中,也是向工人倾斜,80%以上名额会预留给工人。评上先进或者星级的工人,季度和年终都能拿到奖励金。

   徐小平代表:让技能人才价值彻底回归市场

  全国人大代表徐小平是首批“上海工匠”之一。在他看来,要改变年轻人不肯当工人的现状,就要像解放科研人员那样,给工匠“松绑”。

  近年来,上海出台了不少鼓励技能人才的政策,譬如向劳模工作室发放补贴,一个工作室每年给5万-10万元补贴。但在徐小平看来,这样的补贴虽好,但还不够“解渴”。“光买一台设备就要好几百万,几万、十几万的补贴并不能带来多大的改变。”他认为,要想政策“解渴”,就要让技能人才的价值彻底回归市场。

  “譬如,现有的这批工匠,这个资源能不能把它用好用足了?”他建议给足政策,让这些工匠和他们的工作室在人事关系不脱离企业的前提下,以一种类似于自由执业的模式,回归到市场中。“让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去赚钱,不拿企业工资,反过来为企业创造效益,还能为企业解决一部分就业岗位,同时企业也要给予他们到位的回报。”此前,他调研了一些制造业的外资企业,发现通过这样的模式,企业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发,有的企业中,一个工作室一年为企业创收1000多万元,而技能人才自身的薪酬多的可以拿到数十万乃至上百万。

   朱雪芹代表:让工匠之美传播到“四海八荒

  “我就是一线工人,很自豪,这个‘好’要大声说出来。”全国人大代表朱雪芹是农民工代表,22年前她离开老家来到上海打工,进入服装厂生产一线从事缝纫工作。在这个岗位上,她和科研人员一起研究,提出了80套标准工序和2800秒出成品的分秒法。这一技术应用后,每个操作工的任务更明确,效率更高,收入增加了20%。今天,每当别人问朱代表“干哪一行”,她都会很骄傲地说,自己当上了技能工人。

  但是,这份自豪感如何向更多的年轻人传递?

  朱雪芹认为,要加大对技能工人的宣传力度。“譬如去年评选出的88名‘上海工匠’,媒体都报道了,但是手段方式能否多样一些?”她建议,商业街、轨交换乘中心有不少大屏幕,平时滚动播出的都是商业广告,让“上海工匠”的形象也能登上大屏幕,让更多年轻人接收到这个信息,让工匠之美播撒到“四海八荒”。“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看手机,工匠宣传是不是也可以占领新媒体?”朱雪芹认为,近年来年轻人追星热度居高不下,很多在校大学生知道明星却不知道劳模,不妨因势利导,给工匠更多的出镜机会。

   稳定工人队伍,工会建议这么干

  好学生能引进来,好技师要留得住。在稳定技能工人队伍方面,工会组织从未松过劲,一直在努力。上海市总工会对此提出三项建议。

   【建议一】研究制定职工收入增长规划

  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地提高职工特别是一线技术工人的工资收入水平,是确保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就业和体面劳动,确保一切劳动赢得社会尊严的基本前提。政府部门要基于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研究制定本市职工工资收入增长的中长期规划,配套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切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每一个平凡普通的劳动者都能得到应有的劳动报酬。

   【建议二】营造“三个尊重”社会氛围

  各级党政部门要大力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时代主旋律,倡导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各类企业要牢固树立劳动者不是机器、不是物,而是活生生的人、是最宝贵的资源的理念,保障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让每一个职工都能参与初次分配,享受再次分配,形成经济发展人人有责、劳动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国有企业更要善待职工,在尊重劳动、尊重技术、尊重劳动者方面作出表率。

   【建议三】鼓励职工提升素质和创新

  要规范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和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使用办法,大力支持企业开展职工职业培训。针对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研究制定技能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技能人才薪酬分配体系及其激励机制,加快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研究制订鼓励职工岗位创新的政策措施,使千万双手动起来、千万个脑袋转起来,充分激发职工中蕴藏着的巨大创新创造潜能,形成千军万马推动创新转型的良好态势。

  来源:劳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