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版高考方案为何这样改 解读政策设计的3个支点

19.09.2014  15:53

  今天,沪版新高考方案在“中国上海”网站全文刊发,不分文理科、外语考两次并增加听测试、建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等变化,吸引了各方关注。新高考方案为何作出这些改变?看看政策设计者的视角。

沪版高考方案为何这样改 解读政策设计的3个支点

  19日,沪版新高考方案出台。从政策设计者视角看,最希望被理解、不被误解的,恐怕是新高考的3个支点:机会论、个性化、自主性。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新高考这根指挥棒所要撬动的,正是整个中国教育综合改革大浪。这意味着,它的支点都在改革的深水区。

   第一个支点:机会论

  新高考的第一个支点是“机会论”。有一位教育专家用逆向思维的逻辑告诉我们,“假如高考只需要考一门,简直是最大的悲剧。”这种极端化的科目设置,必会导致极端化的应试迎考。

  老版高考被社会诟病的症状,集中在“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将这种病症抽绎出来,就是“唯、一、独”。而新版高考的一项“基本原则”,正是“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分类、综合、多元”,都不是“单一性”的。它创造的是机会,更多的机会。

  华东师大副校长郭为禄认为,新高考就是“破题”。破了唯分数论,有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参考;破了一考定终身,不再把个人的“”全押在高中3年后的那一两天;破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因为“高考两分”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开辟了发展空间。

  有家长将新高考归纳为从“高中忙一年”到“高中忙三年”,其实正向解释是将高中学业和考试压力分散到三年,高考天数也从最早的3天、变为现在的2天、直到2017年的1天(如果不再参加第二次外语考试),也就是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除了这两门科目,其它科目不仅能选考,还能选择考的时间。按照学业考各科“随教随考随清”原则,复旦附中原校长谢应平认为,“即时考、分布考、选择考”,将考试时间拉开了,将考试负担拉开了,还将考试权重拉开了。

  至于外语考试一年可考两次,上师大原校长张民选认为,这样的两考形式减少了考试的偶然性,减轻了考生的心理负担。今后,外语以及其他学业考中的等级性考试,都在探索多考的可行性,并设置成绩有效期。对于复读生而言,次年再参加高考,相当于只需考语、数两门。